“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醫生的月薪真的很少嗎?醫學生需關注!

醫生的薪酬收入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更是與醫學生息息相關。一家醫藥學網站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南京、西安、成都8個城市19家醫院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2183名醫生中,75%的人表示,其年薪低於4萬(即月薪少於3300元);

82%的醫生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醫生的月薪真的很少嗎?醫學生需關注!


那麼醫生的收入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呢?

1、工資

工資基本不會改變,一般穩中有升,到手兩三千居多,也有四千多的,基本全國差距不大。

2、獎金

獎金浮動很大,某市級三甲醫院呼吸科醫生曾說:“低的時候三四千也拿過,高的時候小一萬也拿過。”

同一個科室同一個人能有這麼大區別,不同醫院不同科室不同級別,那就更別說了。

某些大醫院,心內科一年收入以億計算,他再窮,能窮到哪裡去?

但像兒科急診,收入低,利潤率也低,就算賺的錢全給他們分,也分不到多少鈔票,搞不好還會賠錢。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醫生的月薪真的很少嗎?醫學生需關注!


3、公立體系福利

醫院歸根到底算是事業單位,有些地區可以享受特殊福利。

精神文明獎,年終獎,節假日花式福利,前幾年有的小城市三甲,類似福利對標公務員,一年能發出去五六萬。

很多醫生一個月福利到手三千多,不過近些年好像在漸漸取消。

4、論文獎勵

論文獎勵低得一塌糊塗,很多地方SCI都是一分一萬,甚至有的地方5分以上的部分,1分兩萬塊,其中科研達人能拿走不少錢。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醫生的月薪真的很少嗎?醫學生需關注!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醫生之間收益差異太大了,月入幾千到月入百萬的都是醫生,不能一概而論。

以下是醫生間的幾點差別:

1、年資

一個醫生單看收入的話年資絕對是正相關,剛工作只拿基本工資和一點獎金,主治了獎金就多了也開始有部分灰色收入,到副高及以上了你是團隊的核心自然賺的多。

2、科室

看病賺錢量變才能質變,病人多了一方面肯定收入高,另一方面能做更高級別的手術也更進一步提高價值。但這些需要看個人科室情況,大醫院的強勢科室自然病人多,小醫院的小科室往往比較清閒只能拿個基本工資。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醫生的月薪真的很少嗎?醫學生需關注!

3、地域

錢本身就不是等值的,北京進大醫院都是博士,剛工作不過一萬左右收入,和北京的其他職業收入情況及消費價格比簡直是不值錢。但如果一個碩士去地級市,也能拿著一萬左右的收入,當地平均工資三四千,房價也才幾千塊,活的絕對滋滋潤潤。

4、時代

時代的推移讓許多職業如浪花般有起有伏。在20-30年前,都很窮收入都很低的大環境下,醫生確實是比老師、公務員、銀行等收入高先富起來的,10年前經濟形勢變好傳統行業就已經不復往日的榮光了,放至眼下更是難以與互聯網、金融、以及各類創業比較。再過十年什麼樣呢,會不會更好提現醫生價值,會不會互聯網市場穩定收入下降,會不會房價物價有質的變化都說不準。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醫生的月薪真的很少嗎?醫學生需關注!


總之,醫生們對於自己職業的收入都有兩點共識

1.醫生餓不死,但不能指望大富大貴;

2.醫生越來越難當,環境非常不好並且近幾年壓力會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