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南京貨車司機的復工親歷:城市的心跳越來越有力

用筷子把最後幾粒米扒拉進嘴裡,擰開水杯一仰脖,一頓飯解決了。“出去跑活,吃飯這事兒終於有著落了。”貨車司機朱其文滿意地砸吧了一下嘴。

3月以前,熱湯熱飯對他都是個奢侈。每天吃得“規律”且湊合——一碗泡麵,開水一衝,完事兒。那時,街邊的飯店小吃鋪都沒有開門。“你連外賣都叫不到。”

朱其文今年44歲,是天際通(南京專線)物流公司的一名司機。從京津冀連接南京再到安徽,就能勾勒出他的基本行車路線。

一位南京貨車司機的復工親歷:城市的心跳越來越有力

好在日子已經開始“見好”。2020年4月2日凌晨6點,汽笛發出一聲長鳴,拿著貨品託運單,他要再度上路了,這次的目的地是安徽馬鞍山。

要送的“五票”貨已裝載好了。在那裡,來自京津冀的汽車配件,南京的電腦服務器、傢俱上的翻轉軸零件、雨潤集團的腸衣在集裝箱裡相遇,從南京結伴挺進。如果一切順利的話,10個小時以後,它們會準時出現在安徽馬鞍山和蕪湖的工廠車間裡。

以3000萬卡車司機作為載體、縱橫交錯的公路網作為紐帶,“供”與“需”之間的平衡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斷地完成。在締造了中國企業緊密聯繫地關係網的同時,也成為疫情後,這片大地上經濟快速復甦的動力源泉。

在這個龐大的數據背後,風中飛馳而過的車身與工廠中熱火朝天的機械與人影逐漸重合。

車輪碾過日與夜的界限交織出時代的經緯,讀懂城市的前進。


是復工復產“救”了他們

這是朱其文在南京跑貨運的第五年。一般運送的都是建築汽配、五金建材之類的。從宿州搬到南京,他的命運就與這座城市的發展纏繞在一起。高樓大廈中誕生多少華麗炫目的產品,他說不上來,但一土一磚怎麼堆起來他清楚得很。

年後最初的那段日子,大家聊天的時候,總能聽到圈子裡有貨車司機,已經把車賣了,轉了行。

一位南京貨車司機的復工親歷:城市的心跳越來越有力

日益恢復的企業和工廠,“救”了他們。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3月19日,全省高速公路出口總流量263.1萬輛,比去年同期增加28.8%;其中,貨車出口總流量61.1萬輛,佔全天總流量的23.2%;3月31日,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流量為288.5萬輛,較去年同期上升84.3萬輛,同比上升41.28%。其中,貨車為65.8萬輛,佔全天總流量22.8%

滿幫大數據顯示,3月平臺司機活躍度較2月提升了47%,貨運訂單量雖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較今年2月增長了89.5%,其中農用物資以11.2%的佔比位居發貨量首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3.2%,建材、煤炭礦產、金屬鋼材緊隨其後。

3月,公路物流需求延續回暖,運力供給繼續回升,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和加工製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正在加速復甦。

一位南京貨車司機的復工親歷:城市的心跳越來越有力

滿幫大數據顯示,3月,江蘇省的發貨量和收貨量排名同為全國第三,佔比分別為7.6%和7.7%。其中,運往外省的貨運量較2月猛增156.5%,而外省運入江蘇的貨量也大幅增加,較2月增長了115.7%,機械設備、金屬鋼材、配件零件、化工塑料等工業製造業相關的貨物運輸佔據著較大比重。


發動機的轟鳴聲中,聽得到城市

當初在滿幫平臺上註冊,朱其文是想著,回程的時候,不拉空車,能多賺點。

這是一個車貨信息匹配平臺,供應鏈上游有來自貨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訂單池,下游是由中小型的卡車公司、司機聚集而成的運力池。有物流運輸需求的企業在上面發佈需求,貨車司機接單,平臺能將物流公司的訂單和閒置的卡車以及空閒的卡車司機進行匹配,提高城際物流的效率。

在滬蓉高速和寧蕪高速上風馳電掣,他的江淮貨車蘇AC29E0大紅色的車身頗為“拉風”。

一位南京貨車司機的復工親歷:城市的心跳越來越有力

輾轉於帶有“京片子”味兒的河北廊坊話,天津話,最熟悉的大蘿蔔味兒十足的“大藍鯨”和安徽話,發音各異的“忙碌的味道”在他的腦海中持續勾勒出曾經最熟悉的敘事。

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相較於2020年2月,3月南京全品類貨品發貨量佔江蘇全省發貨量的比例,上升80%;收貨量佔江蘇全省收貨量的比例,上升26%。南京司機活躍度上升9% 。

跑著跑著,朱其文覺得自己也變成了重新運轉的製造業鏈條上的一環。從發動機的轟鳴和電氣之音中,他能聽到城市有力的心跳他感覺南京的復工復產是走在全國前列的。開車回程的路上,如果經過南京濱江開發區、江寧谷裡都能帶到貨。

一位南京貨車司機的復工親歷:城市的心跳越來越有力

“出去的時候是物流公司的貨,回來配回程的貨,3月中旬以後吧大概,陸陸續續單子就變多了,發貨量也上來了。”

現在接單量已經基本恢復到了疫情前的六七成,空車只有幾次。“2月份的時候,沒怎麼跑車,出去基本上都只能跑單趟,空車佔了一半。”他喜歡這樣的生活。工作越來越忙,日子才會越來越好。


“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

驚蟄過去了。從高速路上往下望,在田間忙碌的拖拉機,以及越來越多飛馳而過的車輛,交替在車窗外出現。

無論行駛在路上,還是停靠卸貨的時候。朱其文都能感受得到,城市的朝氣蓬勃和血脈賁張。

一位南京貨車司機的復工親歷:城市的心跳越來越有力

那些藏在口罩後的眼睛,看上去精氣神兒十足。“廠子基本上都開始生產了,發貨量也在穩步上升,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與2月份相比,3月份的收入已經多了3000多元。

他認為的“好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隨著復工復產的節奏加快,要車的人越來越多,青黃不接的階段就算熬過去了。

一位南京貨車司機的復工親歷:城市的心跳越來越有力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梅正榮分析說,貨運基本恢復是個亮點,背後可見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勢頭良好,經濟發展逐步進入常態。“江蘇快遞運輸業發達,快遞包裹比較多;而且,江蘇流通的快遞大多隻是到江浙滬地區,短途運輸居多,一般用載貨車來運輸,因此載貨車可能成為當地較為火爆的車型。”

南京一家年銷2000多輛的一汽解放經銷商表示,疫情過後,被壓抑的重卡需求會釋放出來。屆時無論是牽引車、載貨車,還是工程車輛,銷量都會有一個小爆發,其中載貨車或許更加火爆。

一位南京貨車司機的復工親歷:城市的心跳越來越有力

下班後,朱其文小心翼翼把外套脫下來消毒,晾乾,風吹起來的時候,有點像一面旗子。

他把微信頭像換了,在自己貨車的照片下面配了一行紅底白字,寫著——

“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