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丨寶寶冬季穿衣六口訣,趕快收藏吧

國慶過後就變天~一直以來這是長輩們總結的生活經驗,然而今年的秋天似乎特別的耐造,直到前幾天,才被冰冷的冬季打敗,轉涼了下來~

然而每年的冬天,都像一名監考老師,考察著每一位新手媽媽的育兒基礎知識——冬天怎麼給寶寶加衣服


乾貨分享丨寶寶冬季穿衣六口訣,趕快收藏吧

這道難題,我這裡可是有標準答案的哦~

穿衣六口訣

從頭穿起有道理

寶寶的頭部血管比較豐富,所以對頭部的保暖不夠,寶寶也很容易著涼感冒。

若帶寶寶外出,請先戴好帽子。

脖子也是很容易受涼的位置,帽子+圍巾也是最佳拍檔!

肚子重要必須暖

寶寶的小肚子十分十分的重要。它關聯著脾胃,保持肚暖就是保護好脾胃。如果寶寶的腹部受涼,會容易造成肚子痛,也有可能會傷及脾胃,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

對小寶寶,媽媽可以選擇保暖的肚圍或者連體衣作為打底衫。

對大寶寶,最好就是衣服略長一點,讓裡面的衣服可以束到褲子裡去。

腳丫敏感不能凍

腳部神經末梢豐富,對外界的刺激最為敏感,保護好寶寶的腳步溫暖,有助於他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所以在就算在室內,也不要讓寶寶養成光腳走路的習慣,一定要穿好襪子。


乾貨分享丨寶寶冬季穿衣六口訣,趕快收藏吧

摸手摸腳不作準

不少老人家都會習慣性地摸寶寶的小手來判斷冷暖。若小手是冷的,就馬上加衣。

其實這是不對的!對於大寶來說,可能是在戶外活動久了,雙手暴露在空氣外而顯得冰冷,但身體卻是出汗的呢;

而對於小寶來說,他們的手腳末端的血液循環發育還不完善,所以也經常會有手腳冰冷,但身體卻在出汗的情況。

所以,要判斷寶寶衣服夠不夠,不能靠摸手和腳,而是應該將手伸到寶寶的背後背心的位置,感受一下寶寶是否暖和,有沒有出汗。

大寶小寶件數差

對於寶寶來說,年齡不同,“適當”的穿衣服件數也是不一樣的。

對於還不怎麼會運動的嬰兒來說,由於活動量不大,代謝量低,相對體溫會低一點,所以通常建議要給寶寶多穿一件,也就是比成人多一件衣服。

若已經是可以跑跑跳跳的孩子來說,通常都比較活躍,運動量大,所以衣服數量可以和粑粑麻麻持平,或者稍微少穿半件。

室內室外不相同

室外寒風刺骨,室內溫暖入夏,所以媽媽們在寶寶出入室內外的時候要注意適時增減衣物,絕對不能一套到底。

這時候嘛,方便穿和脫的對胸外套就是冬天必備的外衣了。

同時,也要留心寶寶的出汗情況,若運動後出汗要及時更換衣服。

建議這個時候也別忘了汗巾這件神物,可以相對地減少了換衣服的麻煩,在冬天也是可以用得著的哦


乾貨分享丨寶寶冬季穿衣六口訣,趕快收藏吧

穿少了感冒,

穿多了可能後果比感冒更嚴重哦!

①衣服穿太多,會限制寶寶的運動發展。

②衣服穿多了,出汗,又不及時換衣服,寶寶更容易得感冒。

③對小寶寶來說,穿太多有可能發生捂熱綜合症,後果可是很嚴重的哦!

大寶寶穿得熱還懂得反抗脫衣服,但小寶寶熱了也不會說,長時間的高溫會導致寶寶高熱、脫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

所以,真不要一看到寶寶打噴嚏就猛添衣。打噴嚏不一定是著涼了,也有可能是鼻炎、被粉塵、氣體刺激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