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賦能新基建,打造物理世界“雙胞胎”

數字孿生賦能新基建,打造物理世界“雙胞胎”

51WORLD創始人兼CEO李熠

近期,51WORLD聯合各行業生態夥伴正式對外發布春季新品——數字孿生十大行業應用,引起媒體廣泛關注。4月1日,公司創始人兼CEO李熠接受賽迪網專訪,對數字孿生助力新基建、智慧城市及公司發展等話題進行了回應。他表示,51WORLD有“三個不做”,在產品經營中專注減法,不與合作伙伴競爭市場,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依託核心技術,建立一個平臺型產品才是生存之道。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數字孿生技術企業51WORLD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抓緊復產復工,以數字孿生技術助力新基建。他們聯合各行業生態夥伴發佈數字孿生十大行業應用,涵蓋智慧政務、智慧園區、智慧交通、5G車聯網、智慧水務、智慧工廠、智慧樓宇、智慧機場、智慧文旅、智慧能源等十大領域。51WORLD創始人兼CEO李熠和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詳細闡述了公司數字孿生技術研發和應用情況。

新基建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是我國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重大戰略部署。可以說,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是支撐和實現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慧交通、智慧政務等行業部署的重要基礎和技術手段。其中,

以數字化方式再現真實的實體或系統的數字孿生技術在城市規劃建設、模擬仿真測試等方面備受推崇。

1 打造物理世界“雙胞胎”從智慧城市開始

我們知道,在物理城市裡面,複雜因素導致決策和建設的不可逆性。但在數字孿生城市裡面,可以反覆進行模擬和推演,直至形成最佳的交通優化方案、治理方案等,從而高效低成本的指導物理城市的建設。再將物理數據實時動態的同步到數字城市中,這樣一個循環就是數字孿生城市核心理念。

51WORLD 創始人兼CEO李熠表示,數字孿生的意義就是“讓真實世界很高成本、很難實現的事情,可以在虛擬世界裡低成本、快速地去實施”。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無論是全域規劃一張圖,還是城市治理一盤棋,數字孿生都作為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以數字化的虛擬映射來模擬城市全要素和時空全過程,從而打通智慧產業集群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推動新基建大潮下各領域的數字升級。

51WORLD 正是看到各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情,認為數字孿生在全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爆發。他們通過自主研發的數字孿生技術賦能智慧城市各行業,並通過生態合作伙伴在全國各地豎起案例標杆。據瞭解,51WORLD 為智慧城市研發了三維城市大數據管理系統;針對智慧交通,打造了基於交通大數據的仿真模擬平臺;針對智慧園區,推出了基於物聯網感知及業務聯動的園區智能運營中心;針對5G+車聯網,推出了自動駕駛示範區雲控平臺。在賦能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李熠道出了自己的心願:圍繞創造一個真實、完整且恆久的 “數字孿生世界”。

数字孪生赋能新基建,打造物理世界“双胞胎”

51WORLD還原上海陸家嘴

李熠笑稱,實現“數字孿生世界”願景並不容易,如此龐大而複雜的系統,橫跨多學科,對技術的挑戰不言而喻,但他對未來充滿信心。目前,51WORLD 以全要素場景為核心,通過對 51Cloud 實時雲渲染、51SuperAPI二次開發平臺、51UrbanData數字孿生場景構建平臺、51City OS數字孿生城市平臺、51Sim-One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等核心產品的打造,立足智慧城市、汽車、交通、旅遊、教育、民航、數字地產等領域,幫助各行業數字化升級。

2 升級為平臺公司,51WORLD選擇做減法

據瞭解,51WORLD從2015年創立至今經歷了很多。2015年,在VR泡沫破滅後,他們緊緊抓住了房地產VR應用場景讓自己活下去,同時積累了人才和技術。

後來,他們建立了新的數據標準。51WORLD全要素場景(All Element Scene,簡稱51AES)包含來自現實世界的城市、道路、建築、植被等場景,同時兼具視覺真實、地理信息、物理模擬及自由交互等要素。51AES分為5個等級,即L1-L5,隨等級的提升,場景也越來越趨近於真實世界。

同時,提升數據兼容性,解決了自動化建模問題,在拓展業務邊界的同時注重提升效率,讓上千平方公里的新區項目可以在兩三週內完成。

目前,51WORLD已發展到向垂直通用化平臺方向演進階段,聯合生態合作伙伴將垂直行業做的更深更透,並且重視與“新基建“相關的融合應用。

李熠表示,公司有三個“不做”。第一,不做任何數據源的採集,專注在數據融合處理上。第二,不做總集成服務,專注在AES核心產品上。第三,不單獨做垂直行業應用,而是聯合生態夥伴共同開發。

為什麼有這些“不做什麼“?李熠說道,比如做了各行業的垂直應用,在每一個行業都會陷的很深,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服務。51WORLD專注做減法,雖然看起來失去了很多,但不與合作伙伴競爭市場,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依託掌握的核心技術,建立一個平臺型產品才是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