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您還在為“跨年度發票而發愁嗎?讓我來告訴您如何應對?


年底了,您還在為“跨年度發票而發愁嗎?讓我來告訴您如何應對?

大家好,我是範姐姐,2019年只剩下9天的時間了,編筐編簍重在收口,在這個時間段應該是我們財務人員比較忙的時期。

由於發票傳遞的時間差異以及各種客觀情況的影響,不少企業在會計年度結束前,已經發生了費用支出,而發票往往在年後才取得,即跨年度取得發票入賬,或者12月份發生的費用支出,由於發票郵寄和出差等特殊情況的存在,不能在12月31日結賬前取得並報銷入賬,這種現象在企業很普遍,這部分費用應該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和所得稅處理呢?

  • 跨年度取得發票入賬,在稅收方面主要影響企業所得稅。由於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期預繳,在納稅年度內發票跨月入賬,並不影響當年度所得稅的計算。
  • 對跨年度取得發票入賬,雖然不過是時間性差異,但是影響不同納稅年度的配比和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

一,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費用稅前列支的一般原則:

根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稅前扣除的確認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1. 權責發生制原則。即納稅人應在費用發生時而不是實際支付時確認扣除。
  2. 配比原則:即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應配比或應分配的當期申報扣除。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應申報的可扣除費用不得提前或滯後申報扣除。
  3. 稅前扣除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原則。

關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規定:“稅前扣除憑證在管理中應遵循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原則。

  • 真實性是指稅前扣除憑證反映的經濟業務真實,且支出已經實際發生;
  • 合法性是指稅前扣除憑證憑證的形式,來源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
  • 關聯性是指稅前扣除憑證與其反映的支出相關聯且有證明力。

二,那麼什麼是跨年度發票呢?

所謂跨年發票,通常是指下面兩種情況的發票。

第一種:發票開具時間是上一年度,卻因各種原因未能在上一年報銷(支付)做賬,報銷(支付)和做賬的時間卻是在次年。比如出差人員1月份報銷上一年度12月份的出差費用。

第二種:經濟業務發生在上一年度,款項支付也在上一年度,卻沒有在上一年度收到發票。比如,在電視臺做廣告,需要先付款,12月份廣告款也付了,廣告也播了,可就是12月31日前還未收到廣告費發票,而是元旦節過了才收到發票。

每到年度,很多財務人員都在為跨年的發票發愁,害怕發票跨年入賬還來的風險。

跨年發票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屬於預付性質的發票--跨年又如何?

企業在2019年12月底前支付廣告費,電視臺也在2019年12月31日開具了發票。如果財務人員跨年後的2020年1月25日才收到發票,完全可以把該發票做在2020年1月份的賬裡,然後在2020年度進行稅前扣除(本來也應在2020年稅前扣除,即便是在2019年入賬)

關注:當期的支付是否是預付性質的?

第二:屬於存貨採購的發票--跨年發票

對於存貨,即使收到發票也並不意味著馬上可以稅前扣除,因為存貨必須要經過入庫,領用,生產,銷售等環節後才可以在稅前扣除。如果發票是上年的,但是存貨在次年才完成入庫等程序,當然上年的發票也是可以做在次年的。比如,企業在2019年12月31日收到一批貨,發票隨貨到的,該批貨物於2020年1月6日驗收合格後入庫,此外,發票雖然是2019年的,但是可以常做在2019年度,也沒有什麼納稅調整。

第三:屬於2019年度的成本費用,收到的發票開具的時間卻是2020年度的,怎麼辦?怎麼進行稅前扣除?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管法》的有關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法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後,准予追補至發生年度計算扣除,

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第四:如果是2018年的費用,開具時間也是2018年,但是報賬時間和付款時間卻是2019年,該怎麼處理?難道只能追補嗎?

這種情況確實經常存在,比如銷售人員12月份出差,直到元旦節後才來報銷差旅費。

針對這種情況企業會計人員需要做的兩年事情,通知各部門要報賬的儘可能在年底前報賬,如果因各種原因不能報賬的應向財務部提供預計報賬中發票時間是2018年的金額。

財務部一方面根據預估的金額確認相關費用,另一方面確認相關負債。相關人員在2019年報賬時再衝減相關負債和調整相關費用金額。這樣也是滿足34號公告規定的。


34號文是這樣說的:企業當年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 但在彙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今天呢,就寫到這裡,如果大家還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祝您工作愉快,升職加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