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賞宋畫遊拱宸,遂有此作

昨日七夕,一年一度的中式“情人節”。

七夕,亦稱乞巧節。唐人舊俗,婦女於是夜居庭院中,進行乞巧活動,擺設香案或香羅以及瓜果酒餚,穿針乞巧,然後拜月祈求好的婚配。晚唐羅隱有詩《七夕》,專寫青年男女在七夕的活動與憧憬: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繩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七夕,賞宋畫遊拱宸,遂有此作


昨晚,我們沒有乞巧,沒有電影,沒有大餐,只有在運河邊,專事欣賞中國古代藝術的高峰——宋畫。宋以前的畫作,由秦漢而隋唐,漸趨繁瑣,到得唐代,皆是色彩華豔之作。而到宋代,鉛華洗盡,畫作、陶瓷等藝術一開簡潔、直白之風。


七夕,賞宋畫遊拱宸,遂有此作

【盛唐】莫高窟第220窟(局部)


維業不遠迢迢,至自上天竺法喜寺。

運河畔,自華燈初上,至燈火闌珊,暢談盡興。宋人美學,其來有自。自禪宗而理學,自工筆技法而斧劈皴樣,自“馬一角”而“夏半邊”,中國傳統藝術,在南宋臨安時代,達到頂峰。隨後,便是遽然的衰落。


七夕,賞宋畫遊拱宸,遂有此作

(宋)《白蓮社圖》(局部)


嗣後,與眾人一起,走上拱宸橋,一覽運河夜色。

隱隱暑氣,流水潺湲,七夕的運河邊,像極了夫子廟旁的秦淮河。


七夕,賞宋畫遊拱宸,遂有此作


興盡而返,願諸位於各自的堅持執著前行。蓬山雖遠,偶有所得,便是法喜充滿;

天台難覓,此心堅定,自當早證菩提。


七夕,賞宋畫遊拱宸,遂有此作



夜半歸家,填詞一闋,以贈維業(及諸位)——《鵲橋仙·七夕,運河畔賞宋畫、遊拱宸,遂有此作,以贈維業》:

歲逢七夕,登樓賞畫,隱隱盤桓暑氣。拱宸橋下水潺湲,到明日、初秋將立。

蓬山路遠,由來法喜,中夜月光如閉。人間何處上天台,憑誰問、此心不易。


七夕,賞宋畫遊拱宸,遂有此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