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相亲认识,为陈寅恪从大家闺秀变成农妇,相伴一生

导读:

1926年,陈寅恪回国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担任导师。36岁大龄的他被亲朋好友各种催婚,父亲陈三立更是厉声警告他:“你若再不谈个女朋友,我就帮你包办!“ 陈寅恪没办法,只好求父亲宽限时日,就这样又拖了两年。

在一次闲谈中,好友杨步伟为了替陈寅恪牵线,她有意说起自己曾在一位女教师家中,看到墙上悬挂的诗幅末尾署名“南注生”的事。她假装不知道“南注生”是何人,特意向陈寅恪请教。

陈寅恪略显吃惊,沉吟了一会儿,说此人定是瀼阳唐公景菘的后人。唐景菘是清末著名的爱国将领,“南注生”是他的别号,他的《请缨日记》,陈寅恪早已读过,每次读来,都热血沸腾。出于对唐景菘的仰慕之情,他便向杨步伟提出,希望能去拜访这首诗赋的主人。

而这个主人正是唐景崧的孙女——唐筼。

通过相亲认识,为陈寅恪从大家闺秀变成农妇,相伴一生

生于戊戌

戊戌变法(1898年)那年的冬天,有个小女孩出生于广西的唐氏大家族。她就是唐筼。虽然她的童年生活比不上富家小姐那么宽裕,但是在教育方面却是一点也不含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的书法成就也曾得过散原老人等多位大家的赏识。她的祖父唐景崧是清同治四年进士,爱国将领曾任甲午战争时的台湾巡抚。唐筼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难产去世了,之后随养母离开了广西。

因养母是苏州人,唐筼随潘氏去了苏州。清末年间,因养母是北洋女师范学堂的舍监,并教授女红等科,唐筼也随之入学天津的北洋女师,成为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由于唐筼自幼爱学习,也很聪慧的因素,她未满18岁就从该校毕业了。

唐筼从北洋女师毕业后,因家境困难,为了积攒学费,只好先开始工作,她在本校教授小学低年级学生。当时,女子体育教育已开始流行,唐筼争取到公费学习的名额,在1917年初前往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设立的体育师范学校就读。两年后毕业,仍回到天津母校担任体育主任。再后来,又到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体育专业本科就读。毕业后,唐筼受聘到北京女高师教体育课。后执教于北京女高师,还曾是鲁迅妻子许广平的老师。此时30岁的唐筼,已成了北漂的大龄"剩女"。

相亲而识

经过好友介绍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初恋,这也是她终身相伴的爱人。

1928年初春,唐筼穿着旗袍、气质优雅的坐在北京中央公园的长廊内,心神不宁地等待着她的相亲对象——陈寅恪。那一年,陈寅恪也到了成家的年纪,开始被父亲逼婚,身边的好友也替他着急,便有意撮合他俩,于是,两人在中央公园里有了第一次见面。那时的中山公园还叫中央公园。1914年改为公园后,一时兴起成为新青年男女约会的风雅场所。

唐筼细心地发现,远处的这个男人,走路姿势微跛。在谈话过程中,陈寅恪很诚实地告诉她,自己的足部有多处鸡眼、胼胝,这与早年留学时经常穿着不合脚的硬皮鞋有关。坦率和真诚,以及谦逊儒雅的读书人气质,让唐筼心生爱慕之情。而唐筼的落落大方和书香气质也收获了陈寅恪的心。

1928年,38岁的陈寅恪与30岁的唐筼在上海完成了婚事。唐筼也从原来的才女,嫁做人妇。结婚之后,两人婚姻生活十分甜蜜。

结婚第二年,唐筼就怀孕了。本该是一件喜事,但接踵而来的却是不幸的消息,唐筼因分娩诱发了心脏病,从小身子就不好的她,在后半生一直被心脏病所折磨。为了保养自己身体和更好的照顾家庭,唐筼决定放弃自己的事业,从北京女高师辞职回家专心养病。

通过相亲认识,为陈寅恪从大家闺秀变成农妇,相伴一生

风雨同舟

1929年到1937年,唐筼又为陈寅恪生了3个漂亮的女儿,这也是是他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

但幸福过后,苦难接踵而至。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寅恪的父亲气绝而亡。同时,陈寅恪由于长期用眼过度,导致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医生告诉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急需手术,否则就会失明。并且,手术后需要留在北平长时间休养。然而当时清华大学要南迁,陈寅恪心想,父亲尚且宁死不屈,自己岂能苟且偷生呢。于是,他决定不做手术,即刻离开北平。

同年,高校内迁的西南联大在昆明设立,而陈寅恪一家也从北平、长沙、梧州,辗转到香港。然而在香港时,唐筼心脏病发,一家人不得已滞留。

1939年,陈寅恪赴联大任教,唐筼因病独自带着三个幼小的女儿留居香港。期间骨肉分离,各种生活的艰辛,都是唐筼在极力维持着。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物价飞涨,陈寅恪夫妇贫病交加,再次陷入绝境。

由于陈寅恪在学术界威望极高,日伪三番五次到他家劝降。汪精卫的夫人亲自带着日伪大学的校长登门劝告,陈寅恪夫妇仍宁死不从。

后来在好友的帮助下,陈寅恪一家终于逃离了香港,先后到桂林、成都、广州……颠沛流离大半个中国。

相伴一生

由于长期奔波,缺少营养,过度劳累,在成都燕京大学任教期间, 陈寅恪的神经衰弱症加剧,夜间常常失眠。这时的他左眼视力也日益衰退。为了给丈夫滋养身体,唐筼托人买来一只怀胎的黑色母山羊,母羊生了两只小羊以后,唐筼学着挤奶,给陈寅恪饮用以增强体质。尽管唐筼细心照料,但陈寅恪的眼疾并没有好转。

1945年陈寅恪双目完全失明,病体支离的唐筼,以孱弱的肩撑起家的重担。她将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照顾陈寅恪的衣食起居等方面。还负责给他读书读报,查阅资料,回复信件,随时记录他要写的东西。

可见,唐筼的存在对陈寅恪的后半生有多大的影响。

通过相亲认识,为陈寅恪从大家闺秀变成农妇,相伴一生

1962年,陈寅恪洗漱时滑倒,摔断股骨,自此长卧床榻。护理工作和家庭重担落在了病体支离的唐筼身上。

1969年春节后,随着“文革”的不断冲击,陈寅恪一家被扫地出门,连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稿也被洗劫一空,他们只好迁至中山大学校园西南角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里居住。

贫病交加,凄凉无助中,陈寅恪心痛不已。筼温柔体贴地安抚丈夫身心的伤痛,鼓励他再次书写。晚年的陈寅恪,甚至用数年的时间,写出了巨著《柳如是别传》。而陈寅恪也视唐筼为生命中的知己,每完成一部著作,都请她题写封面。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因患多种疾病,离开了人世。唐筼默默地料理完后事,同年11月21日,就也是陈寅恪去世的45天后,唐筼停止服用了心脏病治疗药,也随夫而去。

陈寅恪与唐筼相继逝世后,二人的骨灰先是寄存火葬场,后寄存银河公墓,因“文革”问题一直未能真正平反,各地政府不愿接受寅恪先生的遗骨。直到2003年才与夫人合葬于江西庐山植物园。

结语:

从相亲而识到永生相随,这般至死不渝的爱情,打动了多少人。夫妻,从来都不是咄咄逼人,也不是一方高高在上,一方低声下气努力维护。最好的爱情,大概是这般模样——相互依附、相互支撑和相互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