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班”究竟是誰的興趣?

每次看著街上被父母趕著,背大包小包去上興趣班的孩子,我都不禁想問:這是孩子去上興趣班,還是父母去上興趣班?


很多“興趣”似乎不是孩子自己的選擇,而是父母一廂情願的產物。學琴學舞蹈能考級,是為了上學加分;足球籃球為了當體育特長生,走特招;甚至讀書都為了追求速度,讓“量子閱讀”這種交智商稅的產物得以大行其道。這種父母為孩子選擇的“興趣”,無非是一種想走捷徑的手段,為了考試加分、為了獲得談資,到頭來苦只有自己知道。曾經聽過一位被教師父親逼著練到小提琴十級的阿姨和我媽媽訴苦:“再也不想碰小提琴了,看到就反胃。”


中國傳統的家庭會讓初生的孩子抓鬮,孩子抓到什麼,就培養孩子相關的樂趣。這和我們今天的主題哈佛爸爸的散養式教育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哈佛爸爸王建軍的三個孩子現在都是大家眼裡“別人家的孩子。”然而他們小時候可絕不是那種德智體美全的優等生。


案例選自哈佛爸爸“精心的散養”演講:


今天分享王老師小女兒學小提琴的故事,如今她已通過全美頂尖藝術學校考試。讓我們看看她的練琴之路是如何開始的。


小女兒小時候,家裡就常常開各種音樂聚會(卡拉ok),久而久之就喜歡上了音樂。喜歡上音樂的她,被小提琴手優雅的氣質打動,經常在轉樂器店的時候在小提琴邊上駐足。爸爸告訴她,小提琴很難拉哦,練習的時候還很難聽,像鋸木頭。小女兒有些不服氣,卻無法反駁爸爸,因為她自己確實沒有發言權。


過了一段時間,媽媽帶她去參加了一場小提琴演唱會,她回來以後興奮地告訴爸爸:“你騙人,小提琴的聲音明明很好聽,琴手姐姐也很美,我要學小提琴。”“拉琴很難哦,你看那些姐姐一天要練七八個小時,那你就沒時間做其他事情了。”“沒關係啊,我可以堅持”小女兒稚嫩地說道。“那不行,你練琴太吵了,會打擾別人的,最多讓你練一個小時。”“不要,三小時,三小時總行了吧。”小女兒為了爭取練琴時間和爸爸爭取道。“不行,必須一小時。”又僵持了一會,爸爸“無可奈何”地說道:“那折中吧,練兩個小時。”“好的,那爸爸每天早上叫我,6點起來,練到8點大家吃早飯之前。”就這樣,小女兒在與父親的“鬥智鬥勇”之中,爭取到了自己的學琴資格,開啟了學琴之路。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小女孩從喜歡上音樂,到爭取練琴都是自己獨立的選擇。這獨立的選擇背後隱藏著父母精心的引導:讓孩子接觸到音樂——引發了小提琴的興趣——再帶她看演奏會——加深要學琴的信念——父親告訴她學琴的困難——她成功爭取到練琴機會。這種引導不是直接告訴孩子什麼東西好,而是讓孩子自己認識到好的東西,自己做決定,自己爭取機會。當他爭取到這個機會的時候,他必然不會輕言放棄,因為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有什麼困難的過程都要打碎了牙自己往下嚥。如果是父母逼著孩子去學習的“興趣班”,那他們即使在父母的要求之下強行堅持,也很難真正愛上這個所謂的“興趣”,長大以後可能還會告訴父母:“都是你們逼著我練的,那並不是我的愛好,我現在要追求自我了。”


深層次看,讓孩子選擇自己的愛好,得到的不單單只是一項愛好這麼簡單,他還擁有了“自主與負責”的能力,自己做選擇,自己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是一項多麼寶貴的品質啊!


父母要做的很簡單,就是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可以接觸到“愛好”的環境,讓孩子不斷嘗試,自己選擇愛好。


“興趣班”究竟是誰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