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原本是状元人选,却因名字令朱棣“不悦”而痛失状元!倒霉!

科举考试是古代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只要有真才实学,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做官入仕的理想。当然了,在科举考试中,除了要有真才实学之外,其他变数也是很大的,一个人的颜值、名字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是否能够考上、是否能够取得好名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历史上,明明才学很好,但就因为颜值不佳、名字取得不好而痛失好名次的倒霉蛋也并不少见,明朝永乐年间,考生孙日恭就因为他的名字令成祖皇帝朱棣“不悦”而痛失状元,可谓倒霉至极!

此人原本是状元人选,却因名字令朱棣“不悦”而痛失状元!倒霉!

孙曰恭(1397~1445)字恭斋,号翼蓭,明朝永乐年间人。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孙日恭参加科举最后一道考核——殿试,在殿试上,他发挥一如既往地稳定,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顺利地得到了考官的青睐,并把他拟定为了第一名,如无意外,他将成为新科状元,然而,他这即将到手的状元终究还是泡汤了,因为朱棣插手了!

此人原本是状元人选,却因名字令朱棣“不悦”而痛失状元!倒霉!

原来,朱棣在审阅考官们拟定报上来的进士名单时,对其他都没有任何意见,唯独对孙日恭作为状元产生了异议,因为他将孙日恭的名字看错了!而朱棣之所以会看错,完全是古代写字习惯所导致的。

此人原本是状元人选,却因名字令朱棣“不悦”而痛失状元!倒霉!

要知道,古代写字习惯和我们如今是不同的,我们如今写字是习惯于从左至右横着写,而在古代,是习惯于从上到下竖着写,正是因为这个竖写的习惯,导致朱棣将孙日恭的名字看成了“孙暴”(日恭组成暴),而这个“暴”字恰恰又是朱棣所不愿提及的敏感字眼,这是为何呢?

此人原本是状元人选,却因名字令朱棣“不悦”而痛失状元!倒霉!

因为朱棣是通过造反、暴力夺取侄子朱允炆的政权而登上皇位的,同时,他在夺权之后又大肆屠杀过建文帝的大臣,而一度被天下人认为是个暴君,因此,他对“暴”字极为敏感与忌讳。

此人原本是状元人选,却因名字令朱棣“不悦”而痛失状元!倒霉!

正是因为这样,当朱棣将孙日恭看成“孙暴”之后,顿时感到“不悦”,一下子就对这个名字产生了无尽的反感与忌讳,于是便取消了孙日恭的状元资格,另外选定了一名叫郉宽的考生作为状元,孙日恭则被定为了第三名(即探花),眼看着即将到手的状元就这样飞了,着实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