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限的损失投入到回报最高的机会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开仓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现实中的交易,、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解决开仓之前的问题,并且想好可能面临的损失,或预期能够得到的回报。

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短期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还能坚守住你之前的判断和信仰。

我从自己近期的交易中,总结了标题这句话。

一、当市场没有证明你错误的时候,能做的是等待“正确”

我用最近操作的一笔棉花的单子,来谈谈操作,在之前的视频中,我曾多次提到过这个品种的操作逻辑,主要基于两点:

(1)技术性K线图出现反弹的迹象,触底受到支撑明显。

(2)18600的收储目标价,是托起棉花上涨最直接的力量。

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我直接选择的合约是CF2009,毕竟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可以持仓,等待交割期的,期货价格回归现货价格。

把有限的损失投入到回报最高的机会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棉花2009

这波棉花的行情,价格从14800跌下来,跌到了10385附近。当天收成一根带有长下影线的阳K线,说明价格在这个位置遇到支撑的力量非常强,买入的投资者较多,也有可能是空头平仓,拉回了前期的跌幅。

算上4月2日的大阳线,本轮下跌,行情在经过三次确认之后,今天终于迎来了强势上涨,增仓3.8万手、配合巨幅放量,今天2009合约涨幅将近5%,午盘虽然冲高回落,但收盘还是涨了2.91%。

依次来看看三次底部的明显支撑信号,两根“探水线” 、一根“大阳线”,底部回抽上来,说明买入力量非常强。

当市场一次又一次出现这种支撑信号时,做多的想法不断在市场中得到验证,更加坚定做多逻辑,然后逢调整买入,今天的大幅上涨,确认了底部,让我更加坚定能拿住这笔多单。

二、盘感背后都是市场证明后的结果

这笔棉花的买入,还有昨天视频所谈到的交易亏损后如何处理,其实都是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方向后才采取的行动。

把有限的损失投入到回报最高的机会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交易者的认知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什么是散户?

散户不是因为你钱少,而是因为你对市场的认知和执行都是散乱的,构不成完整的系统,无法集中,所以才被称为散户。

这个市场中,很多的交易者其实是没有完整的交易逻辑的,无论是上涨,或者下跌,多是凭感觉,可能更好一点,懂得技术分析的,研究下K线图,配合指标,然后进场,感觉不好了,就会平仓了,忽略市场当前处于什么样的走势。

把有限的损失投入到回报最高的机会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鸡蛋2005

鸡蛋2005的走势,就说明了这一点,市场已经由下跌转为盘整,然后再反弹,并在反弹的区间内创出了新的高点,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等待盘整结束,向下跌破前期低点后做空,或者什么都不做,等待反弹的确认。

我在今年4月7日发的文章《 》,粉丝的做法就应该是凭感觉,无论是技术信号,或者形态走势,其实并不支持在这个位置做空的,空就是“赌”它会下跌,结果涨上去了,亏损了。

三、赢利,必然是建立在“有限”亏损的基础上

对于交易,亏损必然是建立在“有限”的基础上才会考虑开仓,否则就不要开仓。不然开仓有什么意义,你来市场的目的是追求赢利的,而不是来验证对错的。

行情没有走出来之前,谁都无法确定赢利幅度有多少,但风险是可以确定的,可以限定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保证交易者本金的安全,然后才是考虑赢利,这是正确的交易逻辑

把有限的损失投入到回报最高的机会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止损

棉花的这笔操作,亏损是可以预见的,止损设置在前期低点10090,这样来看,亏损基本上可以计算出来有多少。

拿通常所讲的1:3盈亏比常见的这种买入逻辑,其实就是限制亏损的一种做法。

市场通常大多数人的做法都会参考前期阻力、支撑位,作为止损位,来测算这笔交易开仓后的赢利是否合理。当然开仓后的扛单,失控,又是另外的一种交易行为,不在此次讨论的范围之内。

我们就止损本身来说,如果你进去可能赚了100,亏了亏100,那基本上这笔交易就失去了开仓的意义,因为赢利亏损基本上均等,那么最终的结果,算上手续费,必然是亏损的。

四、回报只是相对性的高低,所以交易要有“选择”

任何一笔交易都有一个赢利的预期,区别在于进场,进场决定了赢利的高低。

把有限的损失投入到回报最高的机会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赢利的基础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讲,赢利的幅度在没有平仓之前,都是相对性的幅度而已,多、少都是市场走出来之后才知道。

拿趋势交易者来说,每个人眼中的趋势是不同的,有人认为周线破位才是趋势结束,也有人认为日线、甚至是小时线上,所在交易周期上的趋势线被打穿,意味着这波行情完毕。

小周期的交易者,只是把大周期的交易当成了波段来做而已,一波行情分割成了一段一段,然后分段进行买入

想一下,是不是这样?

你所操作的趋势,在周期级别更高的交易者眼中,可能只是一波调整行情而已;在比你低一个级别的交易者眼中,可能调整已经完成,这就是交易周期选择的不同,决定了对市场的认知不同。

交易模式从来都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对交易的认知也是这样。

在交易者自己的层面上,去操作能够认知清晰的周期、亏损能够承受的风险就够了;在亏损有限的基础上,再去考虑赢利才符合市场正确的做法。


交易不是一件付出就一定能够有回报的事情,但如果不去付出,不去总结、独立思考,那么一定不可能有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