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物資援外,屢遭惡意差評,最終害了誰?


醫療物資援外,屢遭惡意差評,最終害了誰?

出錢又出力,卻質疑聲起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各國不只是呼吸機等醫療資源缺乏,就連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也是十分緊缺。我們在控制了本身疫情後,逐漸加大對其他國家的援助力度。可是,我們出錢又出力,雖有掌聲,但質疑的聲音也不少。

這些雜音主要來自西媒和政客,他們刻意炒作所謂的醫療物資的質量問題,並將這一議題無限放大,搞得在西方輿論上,好像只要出自我們這的東西,質量必定一無是處。

醫療物資援外,屢遭惡意差評,最終害了誰?

我們的醫療用品在布達佩斯的機場卸貨

比如,3月28日,荷蘭衛生部發表聲明稱,此前收到130萬個標明"KN95"等級的中國製口罩,但經過兩次測試,發現口罩未能緊貼臉部及過濾病毒功能不合格。對於首批60萬片已分發到各地醫院供醫護使用的口罩,荷蘭政府緊急下令全部收回。

又比如,芬蘭政府8日說,向我們購買的200多萬個外科手術用和防護型口罩證明並不適宜醫院使用。

最新對我們醫療物資質量持懷疑的態度則是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官網日前發出一則"緊急使用管理"公告,聲明可以滿足指定性能標準的可接受的呼吸器產品只有六個國家和地區,可我們國家並不在名單當中。

……

好人難做吶!

醫療物資援外,屢遭惡意差評,最終害了誰?

企業正加班加點生產

在全球需求急增的情況下,我們的有關企業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地加緊生產,有的醫療物資在質量方面出現些許問題,這也屬於正常生產的狀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打包票說:"我們生產的每一件產品一丁點問題都沒有。"就如飛機之類的高度要求質量和安全的產品,他們波音不是也出過大問題嗎,到現在都還沒恢復過來。

所以說,當前西方刻意炒作所謂的質量問題,不是出於偏見,就是別有用心。而且說到底,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就如上述的例子,都是他們自己搞的烏龍。

有的國家並非在我們提供的企業名單裡訂購口罩,而是自行找貨,將日用當醫用,然後就不分青紅皂白批評產品不合格,這不是胡攪蠻纏嗎?有的國家不看說明書,不當使用病毒檢測試劑,然後就妄下結論說產品錯誤率偏高,這不是是非不分嗎?至於美國不想要我們的KN95口罩,則完全是特朗普政府的私心和政治考量,不值一駁。

醫療物資援外,屢遭惡意差評,最終害了誰?

西方政客的傲慢與偏見,最終受苦還是他們自己

這些國家明明自家的疫情已經失控,民眾的生命健康已經亮起紅燈,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醫療物資,可是他們政客的骨子裡依舊充滿傲慢與偏見。可他們別忘了,越是抹黑我們產品,就越不利於自身的“抗疫”,最後害的還是自己。

當然,對於產品質量,我們還是要把好關的。正可以趁此疫情,徹底擺脫我們輕工業產品"粗製濫造"、"低價衝量"的印象,力爭做到在口碑上與"日本製造"、"德國製造"平起平坐。

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們要明白,質量問題被無限拔高,就是因為有不少人希望藉此掩蓋自身對疫情的應對失當。

對此,我們保持足夠的自信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