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事件,告訴我們的職場道理

瑞幸,一個創立2年不到,即宣告上市的中國咖啡品牌,擁有上千家門店,是敢跟星巴克掰手腕的存在:你也許喝過它的平價咖啡;你也許曾在電梯裡見過它的宣傳廣告。然而因為造假“瑞幸“相關人員要面臨法律的制裁。瑞幸事件給予我們職場人警醒及寶貴的思考。


“瑞幸”事件,告訴我們的職場道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三十年,中國互聯網圈多少英雄倒下,大浪淘沙,剩下的寥寥無幾。一直傳北京互聯網圈子氛圍好,同時也浮躁。上市、財富“亂花漸欲迷人眼”。職場個人在這樣的氛圍中,容易迷茫,容易犯錯誤。雖然財富能夠為我們帶來許多優勢,我們在追求金錢的同時更要追求其背後的價值,如果忽略了其真正的價值最終我們只會陷入一個毫無意義的數字遊戲。我們用真誠的服務,解決社會問題,需求痛點,換取我們的財富增值,我們才能心安理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容易迷失自己,有時候應該停下腳步,好好想想當時為什麼出發,整理初心。很多大公司誠信是核心價值觀,誠實,不造假應該是我們職場最起碼的底線。

企業的目的是為了盈利,經營公司當然有風險。但不是我們造假的理由和藉口。無論作為老闆或者員工也好,都是利益共同體,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奮鬥。一個不誠實的舉動,造成巨大影響是讓全體員工背鍋。我相信有損失的不光是美國股民,瑞幸公司的員工,難道不會受到公司的事件影響嗎?這樣一件事怎麼也不是很光彩。同行會覺得這個企業有產品增長但是價值觀出了嚴重的問題。公司的願景和使命難道都是口頭上說說,從不實踐的虛頭巴腦的條文,


道德不能代替技術,更不能代替法律。用《萬曆》黃仁宇的話解構我們的社會,太容易用道德來作為一些事件的評判標準。用道德做慾望的障眼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早已屢見不鮮,而且無力吐槽。與其標榜“民族之光”不如我們痛定思痛。從我看起,發現自身的問題。一個系統,一個公司。如果產生了壞的質變,則無法自我修復和革新,它的坍塌成為必然。對於個人也是這樣,我們很有可能在每一天都看似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不斷積累著某些消極的東西,以至於在將來的某一天,當壞的質變發生了,也許是身體疾病,也許是思想問題,也很可能是理想再也無法實現,我們才幡然醒悟,原來看似光鮮的生活已經到了如此地步。職場中誘惑太多,早年的負能積累,總會有一天會讓你付出代價。

身正不怕影子斜,職場中發現這些消極的東西,發現錯誤及時改正。對於個人,要時常的自我反省,對自己近期各個方面的狀況做透徹的分析,是不是有所偏離?是不是有一些不好的東西正在積累,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對於行業要吃透,瞭解行業及需求的本質,形成自己的判斷和洞察。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中從容應對各種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