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文 常竹青

幾年前一次地震災後社區重建探訪的深刻經歷,讓我重新深入反思生態與文化之間關係。

今天第一次進入魯甸災害重建的社區,感受最大的是地震帶來的創傷不只是人類,生態環境遭受到的創傷比人類遭受的創傷更大更久更深。

走出有些繁忙且吵鬧的安置區,安靜地行走在河流旁邊,遠望農田和大山,不自覺的打開自己六感,看到到處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生態災難,與受災民眾的創傷感同身受,但是對於大地之母遭受的虐待創傷心裡在滴血。

人與山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照壁山

龍頭山,古稱朱提山,朱提是彝語銀金的意思,這個從春秋起發現銀礦開始便有大量的外來人進入開採礦產,興於漢,盛於清,當地的許多地名都跟銀礦有關:銀廠是冶煉銀的地方,騾馬口是拉礦石騾馬集中的地方,灰街子是傾倒礦渣的地方,兩千五百多年來,數十萬外來人持續地將當地的礦藏挖空,其所產的朱提銀稱為貴族爭相爭奪的對象,對於當地而言,銀礦挖掘完之後的山體破壞,礦渣的處理,水脈的破壞卻是永久性的。

環顧龍頭山周邊的山頭,村民一一認真介紹每個山的名字:照壁山,山如照壁,擋風避寒,翠屏山,山上樹木繁茂翠綠如屏障,碳山,山上有碳,村民取之冬季取暖用,而龍頭山形如龍頭,吐泉而出為龍泉,龍泉山,上有龍泉譚,潭水有魚冒出,泉水流出為龍泉河。如詩的介紹引領我們彷彿進入神仙福地,世外桃源,但是睜開眼睛環顧四周,卻是滿目荒涼,碳山上幾乎沒有見到任何林樹木,龍頭山只是山頂上有小片的松林,翠屏山上也看不到綠色了,而龍泉河也已經是一條被傾倒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汙染的河流,當地上年紀的老人講村民富起來之後就把山上的大樹木砍伐光了,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在一代人之內完成的。

橋的智慧

龍泉河上的橋比較特別,一座水泥橋跨河而過,橋身修建的要比河堤高一米五,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龍泉河雨季水量很大,為了讓學生渡過河水而修成這樣。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走上橋仔細觀察,與過橋的老人聊天,發現這個橋的橋基是由數十塊有很多年代的大石條組成,老人講原本這個橋是個古橋,比較簡單,十多年前在古橋的基礎上修建了這個水泥橋,看得出,此次地震對該橋沒有任何影響,全得益於古橋的根基穩固。不知道葫蘆橋的地名是不是跟這個古橋有關係?

人與水

山有龍則必有靈水,靈水滋養者人類的靈性,千百年來人類小心翼翼地守護者大自然所賜的山山水水。

在龍頭山當地有龍泉潭,龍泉,龍泉河,雙胞井,其水清澈甘甜,村民取水飲之認為能帶來健康平安。但是現在龍泉已經被資本盯上,修建了一個龍泉水廠,向城市供應礦泉水,必然導致龍泉河河水減少,而在龍泉河,也也已經不再是河水清澈的泉水溪流,我們看到政府在騾馬口新農村建設中新建的汙水渠通往龍泉河,不過村民反應還沒用上就發生了地震。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龍泉河

靈水不靈,水脈被阻斷,如人之血脈被阻斷汙染,必然導致破裂,或許這就是地震的原因。

敗政

沿著村道在騾馬口社區行走,看到的是政府前幾年開展的新農村建設的項目"成果"。

不過在我看來,騾馬口卻是新農村建設的重災區,文化廣場雖然用文字敘述了當地的歷史,但是在建設上卻幾乎沒有對原有的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而是文化外形的再造,歷史的內容記載也是官員單一視角對歷史的詮釋,側重介紹政策和社會變遷,完全忽略了生態和文化的變遷。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新建廣場忽略了公共空間背後與生態、歷史和文化的關係

而觀察那些新民居,雖然有所謂傳統文化外形的南方民居之形,但並不與本地傳統土掌房的民居風格相協調。在修建上更是出出背道而行,其選址往往不是靠山順勢,而是開山填田而建,在建築材料上,完全採用磚混,成本很高,且與當地熱幹河谷地理特徵相違背,夏季悶熱,冬季寒冷,早晚寒冷,中午悶熱,這樣的房屋居住起來人天天在遭罪。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新建項目完全替代了傳統民居及建築文化

反觀社區傳統的民居,雖大部分的土掌房在地震中也都坍塌了,但是由於其材料是土木做的,泥土直接可以還田,木材可以用於重建,並不產生任何建築垃圾,且土掌房其特點是隔熱乾燥,並且往往們在周圍種植竹、棕櫚等數種喬木,可以遮蔭擋風,人居舒適,特別適合熱幹河谷地的地理特點。社區的幾位中年婦女反思了為什麼現在的土掌房容易倒塌,是因為現在修建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以前土掌房的木結構非常講究和牢固,夯土也是大家合力完成,大家都比較認真,也因為地震不常發生,村民在建房時主要考慮的是當地熱風寒氣的影響。

因此,政府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不顧當地地理氣候文化習俗,強行用外來建築技術和文化替代傳統民居文化,從文化角度來看是一次文化地震,從生態角度來看,是一次生態破壞。

信仰的力量

在騾馬口,建立在山坡上的清真寺非常顯眼,村民介紹社裡有幾戶回族村民,從遠處看,清真寺沒有受到地震大的影響,但是村民也反映裡面有些牆裂開了。而在清真寺的附近,就有一個漢族的寺廟--大佛寺,相比較而言,從佈局上看,清真寺是一個獨立的建築,周圍的林木很少,而大佛寺的周圍則種滿了巨大柏樹等常綠大型樹種,寺廟對於與生態的關係更為聯繫的緊密。

寺廟中有專人負責管理,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個時間,附近的漢族村民都來這裡燒香,敬拜菩薩,祈求平安健康,這一天寺廟提供齋飯,五元一頓。不過受此次地震的影響,該寺廟的部分建築也受到影響,現在管理者已經搬出去了。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尚未完全倒塌的傳統民居和遠處的寺廟

看得出,由於大佛寺的原因,騾馬口的漢族村民大多受到佛教的深刻影響,並且融合了傳統漢族道家的世界觀的看法,在部分居民家庭成員因地震去世後在門前寫的對聯上可以看出:一叩天來二扣佛,三口祖先與大地。這是表明當地依然認同中國傳統上天地人三才的關係,即人應敬畏天地自然。

在社區的中央,見到了一個具有傳統公共文化功能的建築,一個用木板搭建起來的簡易木屋,當地知情者介紹說是人去世後幾天停放棺材的地方,從上門的對聯可以看出,村民是用佛教的觀點來面對死亡,但是中間門楹上貼的符,又表明當地漢族受道家的影響。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傳統民居信仰有助於災後信仰重建

老人的智慧

當與村民聊及老人們對此次災難的看法時,村民提到地震發生前的十天,雙胞井的廟的位置夜裡突然發生山體崩塌,人員沒有傷亡,災害發生後,村裡上年紀的老人們說菩薩都搬走了,最近肯定會有大事發生,十天後地震發生。

很多村民會想起來後悔當時沒有聽老人們的勸告。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雙胞井廟的位置

我嘗試去進一步瞭解雙胞井廟與周邊的地理環境,遺憾的是由於時間的原因,沒有進一步瞭解到,但是從文化視角來猜測,老人們能從這樣的一個事情中看出神(自然)對人的警告信號,或許是老人們仍然具備與地通神的能力,也或許是古人在建廟的時候,就是一個災害預警的設計,需要進一步調查後才能確認。

重生--大地、食物與人

當把目光從人身上轉移到對生態的關注,人們便開始回憶起自己與生態互動的歷史,婦女們回憶上山挖碳的經歷,去寺廟燒香取井水的經歷,老人們對過去山上森林的懷念,在被填埋的田地旁,能夠看到不斷嘆息而無奈的村民,他們的菜地因為要被徵為安置點而不得不將正在生長的蔬菜割掉,凝重的表情,對田地的惋惜。

回到用板房搭建的安置點,社工機構開展的各種文化活動、村民的在自由聊天、下象棋,讓人們暫時忘記了災難的痛苦,但是也看到總是有人嘗試去做點什麼。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當地社工機構開展兒童服務,讓兒童暫時擺脫災害陰影

在學校周圍的小商業區,一位老奶奶在賣著本地的傳統小吃--煮洋芋,小個的洋芋只需要五毛錢,品嚐起來飽含著水分與甘甜,而洋芋這種歷史上幫助的人們渡過災荒的食物,老人嘗試再一次展示它的巨大作用。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傳統食物--煮洋芋,傳統食物是療愈災害傷痛的良藥

而環顧四周,卻仍是垃圾食品的天下,而周圍和學校的垃圾桶裡堆滿了垃圾食品產生的垃圾,為了保護學生的安全,臨時學校裡聚滿了學生,原本就已經把學生和生態割裂的現代教育,震後出於保護學生安全,防止惹事生非的目的,又將學生更加緊緊地關起來,好像一個監獄,在學校裡學生們得到了政府、社會提供的各種援助、基本保障,嘗試從根本上割斷學生與生態的關係,而學校的老師和外來的救援者們,也把自己關在了這樣一個看似安全的封閉空間裡,對周邊正在的發生的對山、水、田的深度破壞不聞不問,殊不知這個學校在我看來是最不安全的。

在騾馬口社區,婦女們圍坐在一起,製作者自己傳統的食品--糖粘核桃,這種本地產品,通過食物將婦女們凝聚在了一起,共同回憶童年的往事。

天、食物與人的精神修復

在灰街子安置點,一位婦女將自己製作的豆腐,一種用豬肉、豆腐、糯米、蔥、鹽巴混合起來製作的本地食物,做成圓團的形狀,做好後需要曬乾,因為當地村民傳統上居住在半山腰上,氣溫相對涼爽,是天然的空調,所以這種豆腐可以得到更好的保存。

製作豆腐是當地村民在每年過春節前必須要做的事情,製作的過程中人們開始慢慢醞釀春節的氛圍,而這樣的豆腐在被曬乾之後放在房中晾著,可以儲存一年,而豆腐也成為這一年的記憶。

「文化視角的災難觀察」魯甸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生態文化反思

村民製作傳統豆腐,也是一種自我療愈

豆腐做好後,展示在安置點的公公場地,周圍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老人們自豪地分享豆腐的做法和味道,而觀眾的讚歎和肯定又總是讓製作者更加自豪和自信,臉上充滿了笑容。不過也有的年輕人嫌豆腐做起來麻煩,而選擇在街道上購買,這樣豆腐只需要五元一斤,雖然說吃起來的味道差不多,但是也談到市場上的豆腐裡豬肉放的少。年輕人不會明白,食物的背後其實蘊藏了巨大的戰勝災難的能力:

在這個大災難後的寒冬數九天,這位婦女用做傳統豆腐的方式,幫助自己建立了對新的一年的希望和嚮往,像往年一樣,面對寒冬,面向春天,面向希望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