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永遠別嫌性教育太早,畢竟,戀童癖從來不會嫌孩子太小

做了父母之後,看誰都像壞人。

要知道,任何一個成年人都有可能猥褻兒童。

連日來,“上市公司高管被指性侵養女”案持續發酵,從2016年開始,14歲的李星星遭“養父”鮑某明連續性侵三年,近3年處於半失學狀態,其間多次自殺未遂。如果不是被新聞曝光,我們永遠不知道身邊會有這樣的惡魔!

多數猥褻兒童者或戀童癖患者從一開始就能輕易地得到孩子們的信任,所以辨認起來更加有難度。很多壞人偽裝得連大人都看不出來,我們又怎麼去提醒孩子注意?


為人父母,永遠別嫌性教育太早,畢竟,戀童癖從來不會嫌孩子太小

防兒童性侵公益海報

什麼是“戀童癖”?

戀童癖(Pedophilia),在美國精神醫院學學會編著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將其修訂為“戀童障礙”(pedophilic disorder)。

戀童癖本身並不是犯罪,而是一種心理障礙。正常成年人只會對成年人有性慾,但戀童癖卻對兒童感到強烈的性慾,他們更願意與兒童而不是成人發生性關係。

有些人的戀童障礙是專一型,只被兒童吸引;還有一些人是非專一型,也被會成年人吸引。

並非所有戀童障礙患者都會真正與兒童發生性接觸,有些人會通過觀看兒童色情片或者漫畫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並不在現實中去事實自己的性幻想。甚至有人會對自己這種心理感到厭惡、恐慌、焦慮,秘密尋求治療。

但也有些人不覺得與兒童發生性接觸有什麼問題,他們會主動“尋找”兒童,就像鮑某某上網尋找收養女童。


為人父母,永遠別嫌性教育太早,畢竟,戀童癖從來不會嫌孩子太小

防兒童性侵公益海報

戀童癖的成因?

目前還沒有一個理論能夠完美解釋戀童癖為什麼會出現。

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在人生早期經歷了強烈的性喚起,就有可能出現“戀童障礙”,比如過早的性經歷,甚至是被性侵的經歷。

美國《心理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中記錄過一個案例,一位35歲的兒童精神病醫師被控告不恰當的撫摸6-12歲的鄰居女童。後來這位醫師對警方交代,自己第一次性經歷發生在6歲。成年後,他發現對自己有性吸引力的女性,一直停留在6-12歲。

那些在童年遭遇過長期猥褻、性侵、傷害、虐待的孩子,最可怕的後果之一,就是他們自己成年後會成為一個“戀童癖患者”,如果他們不控制自己的行為,很可能會從受害者,變成施害者。

當然並不是所有遭遇過性侵的孩子都會出現戀童障礙,也不是所有戀童障礙都是因為童年遭受過性暴力,有些人可能是過早接觸色情片;有些人是過早偷窺成年人做愛,比如有些家裡,父母與孩子一直沒有分房睡,父母在以為孩子熟睡後做愛,但孩子可能偷偷看著;也有可能是有人頻繁與孩子玩性遊戲,過早喚起了孩子的性快感……


為人父母,永遠別嫌性教育太早,畢竟,戀童癖從來不會嫌孩子太小

防兒童性侵公益海報

對於戀童癖,家長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作為家長,你必須要知道這幾件事:

1. 無法通過外表判斷

除了“戀童”這一個"癖好",戀童癖患者從外貌上來說,和普通人沒什麼差別。

有些人長得不錯,有教養,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有些人為了接觸兒童,更可能從事與兒童相關的工作,這也是為什麼幼兒園、學校、兒童公益項目中總被爆出性侵案的原因之一。

不少“戀童癖”患者還擁有家庭,他們的家人或許都不知道他們有這樣的癖好。

2,熟人作案

《女童保護2018年性侵兒童案件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中發現,14—18歲這個年齡段兒童近年來被性侵的案例呈高發趨勢,在317起案例中,熟人作案210起,佔比66.25%。

為人父母,永遠別嫌性教育太早,畢竟,戀童癖從來不會嫌孩子太小

多數情況下,猥褻兒童者是在學校裡或通過其他活動認識小孩的,比如鄰居、老師、教練、保姆。

家庭成員,比如父母、爺爺輩的、叔叔輩的、表兄妹、繼父繼母等等,都可能成為犯罪分子。

3,善於偽裝,看上去值得信任

猥褻者經常使用一些遊戲、哄騙、花言巧語來得到信任,欺騙小孩。這些方法有: 保守秘密(多數小孩都很看重秘密,覺得自己是“大人”了,也有了一種力量感),明顯與性相關的遊戲,愛撫,親吻,觸摸,暗示性行為,給小孩看色情材料,強迫,誘騙,奉承,還有最噁心的——談戀愛。必須注意到,這些詭計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孤立和迷惑你的孩子。

4,角色錯位

猥褻兒童者對待小孩或和小孩說話時,會故意把對方當成大人。他們對待小孩跟對待大人或情人差不多。

同時,戀童癖者經常說他們喜歡所有的小孩,還說覺得自己還跟小孩一樣。

5,戀童廦喜歡收集或觀看兒童的色情影像

大量使用兒童的色情影像是戀童障礙的一個有用的評測指標。就是說,如果你想判斷身邊一個人是不是戀童癖,可以從他是否收集或大量觀看兒童的色情影像進行推測。

6, 戀童癖犯罪會選擇“缺少保護”的孩子

戀童癖罪犯會對自己能夠接觸到的兒童進行"篩選"。那些缺少父母照顧、保護、家庭有問題的兒童常常是他們的首選,他們會主動"幫助"父母照顧這些孩子。

猥褻者會尋找那些無法抗拒他們狡猾手段的小孩,因為這樣的小孩缺乏情感支持,或是父母在家關心不夠,或是說服父母相信小孩和自己在一起很安全,他不會帶孩子走遠。猥褻者會試圖在充當“父母”角色的時候下手。


為人父母,永遠別嫌性教育太早,畢竟,戀童癖從來不會嫌孩子太小

防兒童性侵公益海報

保護孩子,家長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1,多參與、多陪伴孩子

壞人的可趁之機都是家長給的,在心理上、精神上多給予成長中的孩子一些關心和陪伴,不要讓孩子去別處找安全感。

2,性教育永遠別嫌太早

日常生活裡就要藉機會給孩子講兩性的差別,男孩子要和父親一起洗澡,女孩子要和母親一起洗澡,從小分清兩性的界限。

3,時刻保持網絡安全意識

現代社會孩子無法避免接觸網絡,家長也不可能24小時監視孩子在網上的行蹤,要告誡孩子注意網絡上與陌生人聊天是不安全的,教會孩子分辨的能力。

4,對於孩子單獨接觸的熟人要格外留心

不要礙於面子,覺得提防熟人是不禮貌的行為,必要的話在家安裝監視設備。


為人父母,永遠別嫌性教育太早,畢竟,戀童癖從來不會嫌孩子太小

結語

看到一篇文章說,學齡前兒童“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極其有限,自我保護能力更是幾乎為零。家長的性教育做得再好,你能夠要求一個兩三歲的孩子理解到自己正在被性侵犯?即使他們能夠意識到,你又讓他們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自我保護?!”

正像在體重200多斤、身材高大的鮑某某面前,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小孩子李星星,即使意識到了兇險,關起門來又如何反抗得了?

對於孩子的保護,更多得靠大人,需要家長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不要把孩子交到惡魔的手裡!

不論我們多麼努力,這個世界的惡都不會完全消除。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應該拼盡全力,為孩子築起一道籬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