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女人,影响岂止三代人,周文王如何当上周朝开国鼻祖的?


一个好女人,影响岂止三代人,周文王如何当上周朝开国鼻祖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诗经开篇《关雎》,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

一个好女人,影响岂止三代人,周文王如何当上周朝开国鼻祖的?

结合时代背景,诗词中看似男女之爱,实为是歌颂后妃之德。朱熹说:“雎鸠,水鸟”,“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雌雄相依,“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朱熹注解这首诗主要表达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后妃之德,才可安邦定国。

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一个好女人,影响岂止三代人,周文王如何当上周朝开国鼻祖的?


史记的周本纪中关于周文王的祖母和母亲贤德就有这样的记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

这段历史记载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为何要把诸侯的位置传给他?周文王姬昌的爸爸季历是他爷爷古公的最小儿子,古代一般来说是传位于长子,除非长子无能又作恶,但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是个仁德之人,所以继承王位肯定是顺理成章。只是古公看周文王出生时有“圣瑞”,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又是难得的贤德妇人,所以他觉得周文王姬昌是兴盛家族的那个继承人,所以要把诸侯的位置传给周文王姬昌的爸爸季历,以便于周文王未来继承大统。

一个好女人,影响岂止三代人,周文王如何当上周朝开国鼻祖的?


周文王的两位伯叔太伯、虞仲知晓父亲古公的心意,为了避免兄弟相争,跑到当时蛮荒的湖北地区,学当地人断发文身。古人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以轻易破坏,他们这样做是表明自己放弃贵族的身份,以此明志,表示不再会跟周文王争夺诸侯的继承权,他们以退为进的仁德与智慧,不仅避免了兄弟相残,还避免一个国家的百姓免于战乱之苦,跟历时历代的君王都是踩着累累白骨登上王位相比,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当然我相信太伯、虞仲和季历三人必是在母亲太姜的教育下,才有这样的兄弟相爱和仁爱之心。

后来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死了,他父亲季历即位,就是公季。公季遵循古公留下的原则,笃行仁义,诸侯都顺从他。

公季死了,其子昌即位,就是西伯。西伯即文王,他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遵照古公、公季的法则,笃行仁义,尊敬长者,慈爱幼小。由于他能屈节礼遇贤能,为了接待士人,每天到中午还顾不上吃早饭,士人纷纷投奔他。周文王姬昌果然没有辜负祖父古公的期待。

西伯大概在位五十年。当他被囚羑里时,也许曾把《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从《诗》的作者对西伯的称颂看,似乎西伯是在那一年受命称王,裁决虞、芮两国讼事。十年后去世,谥为文王。从此修改法度,制定正朔。追称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

一个好女人,影响岂止三代人,周文王如何当上周朝开国鼻祖的?


周文王姬昌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即位,太公望做他的师,周公旦做他的傅,召公、毕公一班人辅佐武王,遵循文王的遗业, 带领众诸侯讨伐商的暴君纣,就是历史上的“武王伐纣”,最后取得胜利,建立了周朝。

一个好女人,影响岂止三代人,周文王如何当上周朝开国鼻祖的?


周文王昌,周武王发和周公旦都是史上有名的君子,所以一个贤德的母亲影响岂止是三代人,那双推动摇篮的手,有时候可能推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世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