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後朱允炆到底下場如何?

關於朱允文的下場,在正史《明史》中只有這麼一段記載:“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也就是說,朱允炆不見了,誰都不知道他的結局如何,現在流傳的有以下三個說法。


一是死於大火之中,朱棣找到其屍體,以君王之禮厚葬。二是化妝成和尚,從地道逃出皇宮,從此隱姓埋名,平淡的過完這一生。很多人都傾向於相信這種說法,因為那天火勢太大,最後找到的屍體被燒的連男女都分不清,更別說鑑別是否是朱允炆本人了,但朱棣急於登位,如果找不到朱允炆,那麼他這個皇位坐的就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就先隨便找了一具屍體對外宣稱建文帝已死,然後再暗中派人四處尋找。三是逃亡海外,朱棣不知從哪裡得知這一消息,於是他便派鄭和七下西洋,在宣揚明朝國威的同時,沿途打探朱允炆的下落。
靖難之役後朱允炆到底下場如何?


/<font>

以上這些都是後世人們的猜測,至於朱允炆真正的結局,卻成了一個未解之謎,但是在《明史 胡濙傳》裡有一句記載,值得推敲:“(胡濙)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不瞭解胡濙的人可能看見這些記載心中生疑,這和朱允炆有什麼關係?那麼我先介紹一下胡濙,再來說說這段記載,胡濙是建文二年進士,他歷仕六朝,近六十年,是明宣宗朱瞻基的“託孤五大臣”之一,他從永樂五年起便受朱棣之命,連續十七年在外暗訪建文帝的蹤跡,這期間胡濙的母親去世,朱棣都不允許他回家守喪,而是給他升職嚴令他繼續尋訪,沒有朱允炆的消息或者朱棣的允許不得回朝!可見朱棣想知道朱允炆下落的心情多麼急切,所以這十多年來,胡濙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只有探得建文帝的下落,他才能回來覆命,基於這個前提,才有了上述永樂二十一年的那次急回宣府謁見朱棣的記載,之所以在宣府是因為當時朱棣正親征北蒙,那一天夜裡胡濙快馬加鞭趕到宣府,已經睡下的朱棣得知胡濙趕來也是迫不及待的召見他,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那個人的消息,胡濙不會回來,更不會如此著急的要見他,君臣二人一直交談到四鼓時分,大約是今天的凌晨兩點。


靖難之役後朱允炆到底下場如何?

/<font>

至於君臣二人都談了什麼,史書沒有記載,只記載胡濙把自己知道的都一一稟告給朱棣,那麼我們來推測一下,胡濙都知道了什麼,無非兩種情況,一是朱允炆死了,二是朱允炆沒死,如果朱允炆死了,胡濙只需告訴朱棣他幾時死的,死在哪兒,因何而死,有什麼證據,讓朱棣心安就行,用不著說到四鼓。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是,朱允炆沒死,而胡濙也找到了朱允炆,並見到了他,前面說過胡濙是建文舊臣,昔日君臣相見,自當唏噓不已,朱允炆也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那股少年意氣,容光煥發的姿態,面對胡濙,也許建文帝對他說了很多感慨的話,也想通過胡濙告訴朱棣,自己過慣了山野生活,早已對帝位死心,讓朱棣安心當他的皇帝,自己不再是他皇位路上的絆腳石,一邊是舊主,一邊是新君,此等大事胡濙做不了主,於是他急回宣府,把這些情況告訴了朱棣,朱棣也細細詢問了朱允炆的近況,加之朱允炆本是他的親侄子,想起當年與他的父親,自己的親大哥朱標手足情深的畫面,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愧疚與憐憫,從此朱棣放下了心中的石頭,不再去打擾朱允炆。/<font>

以上這些也是推測,至於朱允文到底最後的結局如何,或許永遠不會被人所知,但是基於他登基之後寬刑省獄,緩和了朱元璋時期律法嚴苛的緊張環境,實在是一個心善之人,所以人們大多對他都抱以同情之心,都希望他的結局能好一點,或許不知道才是最好的結局吧!/<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