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目前臨汾落實項目711個,總投資約2979.4億元,年度投資約689.4億元...

  陽春三月,山桃花開。平陽大地,生機盎然。

  汾河兩岸的百餘公里內,塔吊林立、機械轟鳴,一派如火如荼的施工場景;

  東西兩山的層巒疊嶂間,車輛往來、人員奔忙,一幅活力迸發的建設圖卷。


  “發展不發展,重點看項目;轉型不轉型,重點看項目”。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提出了“5533”的目標任務。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項目工作整體推進有力。截至目前,全市落實項目711個,總投資約2979.4億元,年度投資約689.4億元。其中,已列入省重點的項目15個,市重點的項目109個。

  市發改委主任吉守斌說:“各縣(市、區)、市直有關部門對項目盤子進行了多輪謀劃,反覆研究,今年的項目盤子要好於去年,全市項目盤子有效支撐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

  疫情來襲的陰霾,擋不住臨汾前行的步伐。我市謀劃項目、成立專班、領導包聯、“前期手續辦理月”、集中開工等一系列措施和專項活動令人目不暇接,成效明顯。截至4月6日,全市開復工項目454個,開復工率達到63.9%。

領導包聯,重點項目加快推進

  星河灣城市綜合體項目總投資211億元、沿黃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隰吉高速公路項目總投資123億元……全市5個百億元以上的項目投資體量巨大、帶動作用極強;

  澇洰河生態建設項目總投資31.59億元、沿黃扶貧旅遊公路項目總投資32億元、澮河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13.96億元……全市50個十億元以上的項目聚焦民生事業、社會效益重大;

  此外,全市還有300個億元以上項目,著眼新興產業、涵蓋範圍廣泛;300個億元以下項目,涉及基礎設施、助力綠色環保。

  大幹項目、時不待我。市委、市政府按照我省“成熟一個開工一個,成熟一批開工一批”的要求,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爭分奪秒推進項目開復工。

  市委書記董一兵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前往現場調研。在山西華翔集團的生產車間、在星河灣項目的建築工地、在堯賢路南延道路工程的建設現場,董一兵多次強調,全市上下要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把項目建設作為硬任務、硬指標、硬抓手,持續加快項目建設。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雲峰多次赴各縣(市、區)建設工地調研,安排五個調研組深入基層一線,摸實情,找對策,並專題聽取了調研組關於項目開復工情況的彙報。他要求,要全力協調解決存在問題、加快前期手續辦理,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市四套班子領導對投資體量大、轉型成效明顯、社會關注度高、有引領示範作用的51個重點項目進行了包聯掛牌推進。截至目前,各包聯領導共深入一線57次,協調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全市成立了開發區和項目建設工作專班,已召開八次專班會議,研究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和項目建設工作。

部門聯動,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3月20日,晴空萬里,暖陽和煦。湛藍的天空下,臨汾市汙水處理廠的生化池改造現場一派繁忙。幾名工人正在進行拆除施工,兩名技術人員正手持方案探討。廠長王小平說:“市有關部門簡化了審批流程,及時為我們辦理了各種手續。3月16日,我們的提標改造項目順利復工。項目包括生物池改造、深度處理升級改造,對問題設備進行更換等建設內容,總投資0.98億元。”

  從2月15日開始,我市開展了“前期手續集中辦理月”活動,用一個月時間,加快全市435個新建項目的立項、土地、規劃、環評四項主要落地手續辦理。

  市政府“點對點”向各縣(市、區)下發通知,明確辦理事項、辦結時限、辦理目標。目前,已有1324項手續已辦理,佔比76.1%,四項主要落地手續全部辦結的項目242個,辦結率55.6%,為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夯實了基礎。

  市發改委印發了《關於加快項目建設和投資進度有關工作的通知》,對項目開復工提出明確要求。多方協調,為項目開復工提供急需的防疫物資支持。

  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通過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對需要申請辦理的項目實行網上收件、並聯審批、網上出件,推行了“一書承諾、容缺辦理”模式。

  我市為疫情防控物資保障企業建立了“綠色通道”。春節期間,侯馬市海億康科技有限公司剛剛決定投資口罩生產項目,有關部門立即深入企業現場辦公,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各項手續證照的辦理,讓企業在一週時間從成立邁進試產階段。目前,全市的口罩生產企業已達到7家,其中5家進入實質生產階段,有效緩解了全市防護物資短缺的現狀。

  在疫情期間,針對我省出臺的貼息減稅、貸款支持、專項債券支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市發改委組織協調,積極爭取。目前,我市5家企業進入國家級疫情保障企業貼息名單,3家已獲得2650萬貼息貸款支持;15家企業上報省級疫情保障企業減稅名單,申請減稅821萬元。近期,我市還分兩批申報了省戰疫情穩投資補短板國開行專項貸款,共申報項目58個,申請省補短板穩投資農發行專項貸款項目84個,申請專項債券項目73個。

縣市發力,開工復工比肩接踵

  迎著初春的朝陽,曲沃縣“智慧菜谷”項目開工現場綵球飄揚、熱情洋溢,數十輛大型工程機械和重載貨車整齊列隊,共同迎接一個美好的時刻——這是2月21日,曲沃縣舉行首批十大重點項目開工儀式。同一天,侯馬市的十項重點項目也集中開工。曲沃、侯馬兩地齊頭並進,率先為全市項目的集中開工吹響了衝鋒號。

  從這一天開始,襄汾縣首批15個重點項目、安澤縣首批18個重點項目、浮山縣首批18個重點項目、永和縣首批28個重點項目……短短20天,全市9個縣(市、區)舉辦了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各縣(市、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結合縣域實情,創新思路、創新方式,持續推出一項項幫扶政策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全市項目建設開復工的步伐不斷加快。

  臨汾經濟開發區圍繞投產一批、開工一批、簽約一批、包裝一批、招商一批“五個一批”的要求,解決突出問題,倒排工期時限,梯次壓茬推進;古縣嚴格落實“五包聯”責任制,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優勢,在全縣上下掀起項目推進的熱潮;洪洞縣在提升環境軟實力上求實效,著力打造順暢的項目手續辦理環境,堅持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運行機制,大力優化服務環境;浮山縣積極為項目建設架橋鋪路,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優化發展環境,為項目建設提供全程優質環境;安澤縣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做到一窗受理、一站辦理,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保姆式”服務……

  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平陽大地,如今正被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重新喚醒,全社會因疫情影響主動按下的“暫停鍵”而今恢復啟動。看,穿山而過的公路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夯實路基;翻山越嶺的輸氣管道路段,技術人員正在測量;科技高新的機電項目場地,嶄新的廠房正拔地而起。

  桃紅柳綠,天氣暖了,太陽豔了,臨汾的經濟活力也煥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