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除了房產,還有什麼可以抵抗通貨膨脹的資產?

歡迎關注 ,專注分享香港房產,基金,保險等方面的投資理財資訊!

投資理財,先不說收益如何,最起碼要打敗通貨膨脹,使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

房產是普遍意義上大家都認可的最佳打敗通脹的資產。那麼除了房產,還有什麼投資也能起到抗通脹的目的呢?

時間回溯到2011年,彼時香港利率因為與美國的聯繫匯率制度而被迫處於歷史地位。低利率帶來了經濟繁榮,也導致了物價高漲。

在香港,除了房產,還有什麼可以抵抗通貨膨脹的資產?

在2011-2012年度的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中,香港第四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政府將每年發行一次總值為100億港元的通脹掛鉤債券,簡稱ibond(英文inflation-linked bond的簡寫),為市民提供一個抗通脹的投資選擇。

2011年7月28日,第一期iBond面世,獲得香港市民的踴躍認購。至2016年6月,香港政府共發行了6期iBond.

iBond債券的發行主體為香港政府,而香港政府的債務評級是AAA,幾乎是零風險。也就是說,投資者的錢是借給香港政府的,而香港政府財政充盈,賴帳的可能性可以說是零,投資者不必擔心拿不回本金的風險。

iBond債券的期限是3年,面值100港元,每手100股,也就是每手面值一萬港元。參加申請的市民基本都能達到每人至少分到一手。

該債券每半年派息一次。其利息為浮動利息,與當年政府統計公佈的通脹率掛鉤,當通脹越高,債券派發的利息也越高。

同時,iBond派息還設有保底機制,也就是說,如果發生通縮(物價下跌),那麼該債券至少可以派息1%,而不會出現派息為零的情形。

在香港,除了房產,還有什麼可以抵抗通貨膨脹的資產?

誰可以買iBond呢?

凡是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人均可以參與申購,哪怕不是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

iBond如何認購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用網銀上的證券戶口在網上申請iBond,就跟打新股一樣。當然也可以親自去到銀行櫃檯或者證券行櫃檯,填表格抽iBond.

iBond的流動性又是如何呢?

購入iBond後,投資者在iBond掛牌當天就可以通過二手市場沽出,就像賣出股票一樣。一般上市的頭幾天,市面上依然有大批散戶或機構掃貨,iBond價格會上漲。投資者抽中iBond後快速賣掉,等於幾乎沒什麼風險地賺一筆快錢。

iBond的派息又是如何呢?

iBond剛剛推出時,派息年化利率曾高達6%,此後隨著通脹下落而逐年下滑至5%,4%,甚至後來一度跌破2%。

在香港,除了房產,還有什麼可以抵抗通貨膨脹的資產?

歡迎關注 ,專注分享香港房產,基金,保險等方面的投資理財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