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何晚景凄凉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桓公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对内厉行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对外则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了狄族进攻中原。联合中原各国攻打楚之盟国蔡,安定周王王室内乱。齐桓公受到周天子的赞赏,颇受众诸侯的尊敬。但就这一个帝王之才的齐桓公竟然活活饿死在宫闱中,这中间有什么谜团?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何晚景凄凉

自古国之昌盛都是离不开君王的励精图治,砥砺前行。齐桓公的宏图大略与一身大智慧为齐国开辟了新天地。他临危受命,当时齐国正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从而导致国力衰退,民不聊生。此时,齐国内很多公子们大难临头各自飞,都逃到了外国去避难。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何晚景凄凉

在公元前686年,管至父(齐国大夫,周穆王后代)和连称(齐国大夫,其妹妹是齐襄公的妃子)发动了叛乱,杀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但在继任不久便被齐国大夫雍廪派人杀害。经过一系列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宫斗宫变,姜小白终于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何晚景凄凉

继位后的齐桓公,用心建立强有力的团队,拜管仲为相,重用贤能。还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军事上,实行军政、兵民合一制度;经济上,增加人口数量,减少税收;政治上,国野分治。渐渐地,齐国的国力稳步增长。与此同时,他内心的欲望越加膨胀,不再满足一国之君,想当霸主。为了能够一统天下,他提出了“尊王攘夷”,慢慢的他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盟主。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何晚景凄凉

齐桓公仍不满足现状,他想要的是各国的臣服,于是他又率军打了几个诸侯国,这几个诸侯国之前是没有会盟过的。各诸侯迫于压力,纷纷赶去,并且承认了他的霸主之位。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何晚景凄凉

公元643年,管仲病了,齐桓公前去相府探望。病榻前,与管仲谈起未来的国家大事,管仲提醒齐桓公,不要相信竖刁、易牙、开方这几个佞臣。建议齐桓公在他死后一定要赶出宫。此时的齐桓公也不再年轻,开始向往安逸的生活,他很宠信这三个人。管仲去世后,他也真的把三个佞臣赶出宫。一段时间后,齐桓公很无聊,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三个人在身边的阿谀奉承。没多久,他又把竖刁、易牙、开方请回了宫里陪他玩。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何晚景凄凉

好景不长,齐桓公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古代皇子争权夺位数不胜数,齐桓公的儿子自然不在话下。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支持长公子,便借齐桓公的名义张贴告示,禁止任何人看望。还用高墙把王宫围的水泄不通,只留了一个小小的洞口。病榻上的齐桓公危在旦夕,没有太医进来看病也没有一口水喝,他的五个儿子没有一个管齐桓公的死活。后来,齐桓公就活活的被饿死,他的尸体整整搁置了67天,死不能安寝,葬不能及时。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何晚景凄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成就如此霸业,亲近佞人导致晚景凄凉,何其悲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