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劇種

從秦朝開始,大批的中原移民把中原的音樂文化帶入廣東。在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器物中,有3套共27件的青銅樂器,每件均刻“文帝九年樂府工造”銘文。可以想見,2000多年前一支相當規模的樂隊已經在廣東出現。五代十國時的廣州是南漢國的國都,當時南漢宮廷的音樂歌舞水平已經很高,以致宋滅南漢後,還不忘把數十位宮廷內臣帶回京城,編入宮廷樂舞隊伍之中。清代的廣州是“閩姬越女顏如花,蠻歌野曲聲咿啞”,珠江江面“更有小艇梳織往來,笙歌絃索之聲雜以長湖之沸,令人情為之移”,可見歌樂之盛。

粵劇,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劇種

南宋末年,宋恭帝的南遷廣東不僅帶來了數以十萬計的臣民,也將中國最早的戲劇——南戲帶入廣東。到元明時,廣州“城市中多演戲為樂”。

明清時期的廣州作為國內重要的貿易口岸,各地官宦商賈雲集、商幫薈萃。“廣州富庶天下聞”,城市經濟繁榮景象比揚州有過之而無不及,“飲食之盛,歌舞之多,過於秦淮數倍”。經濟的發達推動娛樂業的極度興盛,吸引各地劇種悉數傳入廣東,外省戲班多達百餘個,演戲為樂的盛舉從宮宴承值到通衢僻巷,蔚然成風。粵劇,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劇種

當時,城市是外江班的天下,廣東本地人組織的戲班則“多在郡邑鄉落演劇”,較具規模的戲班就僱下一艘大船,演員宿舍、器材佈景等一應安置船上,在珠江三角洲水網地區巡迴演出。正是這些戲班拉開了粵劇發展史的序幕。

那時本地班所唱聲腔是弋陽腔、崑腔、秦腔等的混合,“蠻音雜陳”“不廣不昆”。高腔、崑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梯子為主要唱腔。後微班影響日益擴大,又以“椰簧”作為基本唱調,並不斷吸收廣東音樂、民謠曲律,演唱由全用官話改為官話與方言並用。並且融入南派武術,“但工技擊,以人為戲”,

使用大鑼、大鼓、大笛,形成了聲腔獨特、武打新奇的風格。“鳴金吹角,目眩耳聾”,“凡演一出,必鬧鑼鼓良久,再為登場”。粵劇大量吸收本地的民間藝術營養和各種戲劇精華,逐漸形成自已的藝術特色,成為早期的古腔粵劇。粵劇,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劇種

經過乾隆時期整整60年的戲曲黃金時代,本地班的組織日趨完善。出於商業資本的支持和競爭招攬的需要,廣東戲班“服飾豪侈,每登臺金翠迷離,如七寶鴻臺,令人不可逼視,雖京師歌樓,無其華靡”,遠遠超過外省班。

咸豐初年,粵劇成為第一個走出國門的戲種,到美洲及東南亞演出,還在當地成立行會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