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丨展南派武打風采 傳邕劇非遺技藝

“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丨展南派武打風采 傳邕劇非遺技藝


一般劇種都是根據其所在地命名,比如京劇、豫劇、川劇、粵劇等等,相應的,我們南寧本土的戲劇叫做“邕劇”,邕劇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至今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在2008年,邕劇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丨展南派武打風采 傳邕劇非遺技藝


邕劇屬皮黃聲腔系統,舊時稱為廣戲、老戲、本班戲等,因為活動中心在古邕州一帶,且用邕州的官話演唱而稱為邕劇,是廣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邕劇的表演極具特點,無論舞姿、武技、聲樂都具有一定的難度。作為邕劇傳承人的寧靖,從小學習戲劇,2005年一次偶然接觸到邕劇,就和邕劇結下了不解之緣。


“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丨展南派武打風采 傳邕劇非遺技藝


寧靖剛接觸邕劇時,除了一天十多個小時的“唱唸做打翻”練習,就連基本的語言都要重新學習。


“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丨展南派武打風采 傳邕劇非遺技藝


經過多年的學習,寧靖終於登上舞臺成為了一名“武生”,並且掌握 “刷獠牙”、“跳臺鏟椅”、“吐真血”等 “邕劇五絕”,其中“吐真血”這一絕技,目前全國只有他一個人掌握。


“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丨展南派武打風采 傳邕劇非遺技藝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時期,邕劇流傳於廣西、湖南、廣東等地,在新加坡、越南等東盟國家也極受當地民眾以及華僑團體的喜愛。而到了七十年代,由於種種原因,邕劇逐漸衰落。如今,為了使邕劇得到傳承與發展,我市加大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邕劇團再次煥發光彩。


“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丨展南派武打風采 傳邕劇非遺技藝


從老一輩的手中接過接力棒,再傳到新一輩裡,傳承與創新在不斷髮光,讓每一項技藝都顯得彌足珍貴。


“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丨展南派武打風采 傳邕劇非遺技藝


編審:黨軍 周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