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前言:在大唐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女人。她独霸后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因安史之乱成为祸国红颜,最终被皇帝赐死。这个女人,就是大唐皇帝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

杨玉环身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羞花之貌,美艳动人。从美名远播的寿王妃,转而变身道观女道士,再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帝王妃,最终却落了个马嵬坡被缢身亡。她和唐玄宗的爱情悲剧,可谓是经历不凡,具有传奇色彩。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01深闺佳人美名扬

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是蜀州(今四川)司户,祖父做过刺史,曾祖父是隋朝的吏部尚书。是名副其实的官家大小姐。

可惜,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的叔父收养了她。叔父曾任职河南府士曹,官职不大,但因为是官宦世家,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

在这样优越的家庭环境里,杨玉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不仅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而且精通音律,尤其擅长歌舞。在音乐和舞蹈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豆蔻年华的杨玉环,生的花容月貌、明眸皓齿。她虽然养在深闺,却挡不住她的绝代风华。她的美名早已在洛阳贵族中悄悄地传扬开来了。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02绝代佳人寿王妃

终于有一天,幸运的橄榄枝抛向了杨玉环。开元二十二年七月,杨玉环受到了特别邀请:在大唐公主咸宜的盛大婚礼中给公主当伴娘,做嫔从。

久闻玉环芳名的寿王李瑁,在姐姐的婚礼上亲眼目睹了玉环的美貌。这位正值婚龄的皇子,对杨玉环一见钟情,从此念念不忘!

心动不如行动,寿王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母亲武惠妃,并通过母亲奏明皇帝。在武惠妃的请求下,唐玄宗在当年十二月下达了册封杨玉环为皇子妃的诏书。

不久,杨玉环与寿王奉旨完婚,成为大唐皇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婚后,玉环凭着自己的美貌,得到了寿王的加倍宠爱,夫妻恩爱和美。她的家族也成了皇亲国戚,开始兴盛起来。

沉浸在幸福中的杨玉环,却不会想到,命运之手正在把她悄悄地推向唐玄宗。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03掩人耳目女道士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深受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去世了。失去爱妃的玄宗深受打击,他在宫中落落寡欢,深感空虚寂寞。后宫中的三千佳丽没有一个能如他心意的。

后来,玄宗的心腹宦官高力士向他推荐了杨玉环。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他的儿媳——杨玉环!据说是因为玉环长得和武惠妃相似,真相如何就只有玄宗心知肚明了。

玄宗作为一个皇帝,身边自然是不缺女人的,但那些女人都没有杨玉环的媚骨天成。为了把玉环占为己有,玄宗终于不顾人伦出手了。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天,高力士带着皇帝的圣谕,将杨玉环从寿王府带到了骊山华清宫。玄宗早已在这里等候了。

从接到圣谕时,杨玉环就隐隐地猜到了玄宗的心思。可又能如何呢?她只是一个弱女子罢了,面对手里操着生杀大权的皇帝,她敢不从吗?除非是不想活了。

玄宗见到了垂涎已久的美人,哪里还能忍得住?一边是急不可耐的唐玄宗,一边是半推半就的杨玉环。一番纠缠之下,杨玉环成了唐玄宗的女人。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众所周知,唐代民风开放,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并不是很重视。但是,父夺子妻总归是为世人所不齿的,见不得光的。唐玄宗作为天下至尊,更不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

于是,他就让杨玉环自请剃度为女道士。借口代皇帝尽孝,为惨死在武则天手中的玄宗的母亲窦太后荐福。这一举动就为玄宗霸占玉环找了一个看似正当的理由,也算是披了一层遮羞布吧。

既然是道士就得有道观啊,玄宗就在华清宫中专门建了一所女道观,命名太真观。从此,杨玉环又有了一个皇帝赐给的道号:“太真”。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杨玉环以女道士的身份在宫中陪侍皇帝,虽无妃子之名,却有妃子之实。玄宗称她为“太真妃”,宫人们称她为“娘子”。

虽名为道士,玉环的生活还是多姿多彩的。她经常和皇帝一起接见朝臣,约见文学侍从。由于爱好音乐和歌舞,玉环也是很热衷于当老师,训练歌舞人才。

对于玉环的兴趣爱好,玄宗是非常支持的,并且专门买来了大批少女,供她训练。玉环的音乐天赋非常高,她组织了大型乐队,编排了各种乐章。既满足了兴趣爱好,又取悦了玄宗,可谓是一举两得。

女道士的生活杨玉环过了整整五年,她在宫中身份不明,名义上的女道士,实际中的“太真妃”。这让她经常感到耻辱和痛苦。事已至此,为了早日争取合法地位,她只能曲意奉承,给皇帝歌舞取乐,加深玄宗对她的迷恋之情。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04帝王独宠在一身

随着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越来越深,玉环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苦尽甘来了。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颁布昭令,册立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第二女为寿王妃。

同年,宫廷又宣布皇帝的新诏令,册立太真观女道士杨玉环为贵妃。唐玄宗从废掉王皇后以后,就一直没有再立新后。

所以说,杨玉环虽然名为贵妃,实际上却等同于皇后。还有就是,她曾经身为寿王妃的事实,也很难让玄宗立她为后。几经波折,杨玉环终于走上了自己人生道路的巅峰。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杨贵妃丽质天成,本身就白皙细腻的肌肤,经过华清池里温泉水的浸泡,变得就像凝脂一样洁白无瑕。雍容华贵的贵妃服,把她的绝色容颜衬托的更加璀璨夺目。当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因为得到了唐玄宗的专宠,杨贵妃的吃穿用度也是空前的。她的衣服不计其数,宫中光为她织锦刺绣的工人就有700多人。她的金银首饰更是精益求精,灿烂夺目,为她雕刻镕造的工匠也有数百人。

各方官僚为了巴结杨贵妃,投其所好,大肆搜刮民财,抢着献礼,以求得到皇帝的青睐。其中送礼最多最好的岭南节度使和广陵长史,就得到了“进九章银青阶,擢翼户部侍郎”的封赏。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关于杨贵妃的受宠程度,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杨贵妃最喜欢吃新鲜的荔枝,但荔枝是南方水果,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北方人能吃上新鲜的荔枝,非常不容易。

为了满足爱妃的需要,在荔枝成熟的季节,唐玄宗命人从四川、广东换乘驿马,把荔枝昼夜不停地送往长安。虽然奔波数千里,但是送到贵妃面前的荔枝仍然鲜嫩爽口。

她吃着荔枝,感受着皇帝对自己的宠爱,娇媚地笑了。然而,长途跋涉跑死了多少快马,深夜的马蹄声惊醒了多少人的美梦,又有谁知道呢?!

幸福中的杨贵妃不会想到,此时皇帝对她的专宠,会变成日后被讨伐的罪状。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05势倾天下杨家人

此时,比杨贵妃大三十多岁的唐玄宗已日渐衰老,他越来越依恋给他带来温情和欢乐的杨贵妃。所以,他对贵妃的宠爱简直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

皇帝的宠爱,不仅使杨贵妃有了随心所欲的奢华生活,也让她的地位越来越显赫起来。她伴随皇帝到处游玩,召见外臣,宴请亲戚。有时骑马外出,地位等同于宰相的高力士,还亲自为她牵马随镫。

杨贵妃受封的同时,她的家族也相应的得到了封赏。他的父亲杨玄琰已经去世,被追赠为太尉齐国公;母亲被封为凉国夫人;抚养贵妃长大的叔父杨玄珪,被封为光禄卿。

堂兄杨铦被封为殿中省少监;堂兄杨锜被封为监察侍御史,并把太华公主许他为妻。远房族兄杨钊因工于心计、善于钻营,且有敏锐的政治眼光,被玄宗赐名“国忠”,并封为宰相,兼领吏部尚书。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随着杨氏家族的权势增大,杨家的奴才也变得仗势欺人,不可一世。甚至发生了杨家奴才当街鞭打当朝驸马的事儿。公主向皇上哭诉,玄宗只是杀了惹事的奴才一人,根本没有追究杨家人的过错,却罢免了驸马的官儿。

这件事儿惊动了朝野,也让杨氏家族更加肆无忌惮。他们仗着皇帝对贵妃的宠爱,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一时间弄得官怒人怨,怨声载道。

民间传出了歌谣: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意思是说,生个没出息的儿子,不如生个能光大家族的女儿。把杨家的权势熏天描述地淋漓尽致。

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自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杨家被越来越大的权势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想到他们的飞扬跋扈,会成为日后杨家灭亡的导火索。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06香消玉殒马嵬坡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率兵十五万,浩浩荡荡地杀奔长安。

面对叛军,朝廷上下一片慌乱。四十多年的太平天下,使唐玄宗习惯了安乐的生活。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惊醒了他的太平盛世梦。

由于长期没有战争,再加上朝臣勾心斗角,李林甫、杨国忠两任宰相相继专权,皇子之间为皇位继承权明争暗斗等等。导致朝廷的国防力量薄弱,根本抵挡不了叛军的攻击。

很快,河北各个城镇,东都洛阳等地均被叛军攻陷,甚至都城长安也岌岌可危。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次年,唐玄宗将朝政交给太子,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一行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行至马嵬坡驿站(今陕西兴平市西)时,以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兵,与杨国忠发生了激烈冲突。

多年来由于杨国忠的专权,以及杨氏家族的骄横奢侈,积聚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杨国忠被哗变的禁军乱刀砍死,前来阻止的御史大夫和其他大臣也被杀死。

杀死杨国忠后,哗变的士兵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带领下,围住了皇帝的住地。要求玄宗处死杨贵妃。玄宗想起了他和贵妃之间十几年来的恩爱,他不愿意割舍!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但是,愤怒的士兵不肯散去,高喊着处死杨贵妃。而且随时可能冲进来,危及皇帝的安全。高力士也来劝说玄宗赶紧做出决定:“现在众怒难犯,安危就在眼前,请陛下赶快做决定!”

唐玄宗颤抖着说:“贵妃在深宫,怎么能知道宰相谋反,这事跟贵妃有啥关系?”高力士说:“贵妃虽然无罪,但是将士们已经杀死了杨国忠。如果贵妃还在陛下身边的话,将士们怎么能够放心呢?希望陛下多多考虑一下,只有让将士们安心了,陛下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玄宗长叹一声,默默无言。

杨贵妃早已听到了外面的消息,族兄的死已令她惊慌不已,将士们的呼喊更让她胆战心惊。她只有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皇帝能够庇护她。

然而,一声:“皇上赐贵妃死”,打破了她的幻想,身处绝境的她反而镇定下来。她想到七夕之夜长生殿,皇帝曾经的誓言,热泪滚滚而下……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她嘲笑自己的蒙昧与天真,历代美貌的女子,有几个不是皇家贵族的玩物呢?哪有什么真正的爱情。一旦大难临头,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被抛弃的永远是薄命的女子。

杨贵妃擦干了泪水,决然地走到唐玄宗面前,默默地拜别了她陪侍了十几年的皇帝。高力士将杨玉环引到佛堂前的梨树下,用三尺白绫结束了她的生命。一代佳人,就此殒命!时年三十八岁。

据说,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遗体,却没有找到。所以才引发了后人对贵妃之死的种种猜测,甚至出现贵妃没死的说法。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后记:马嵬坡事件是一次有预谋、有计划、有指挥的行动。指挥这次事变的是陈玄礼,而后台策划却是高力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权势的争夺。当朝宰相和得宠宦官的关系,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非要兵刃相加才能解决。杨贵妃是受到杨国忠株连而死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着贵妃飞黄腾达的杨氏家族,在贵妃兄妹死后,顷刻间家破人亡。兄弟姐妹四处逃亡,谁也没能逃脱覆灭的命运。

生前贵如皇后的杨贵妃,死后仍然没能葬入皇家陵墓。只有失去了权力的唐玄宗,在她的画像前默默哀悼,在悔恨与回忆中度过孤独的晚年。

不知道曾一起许诺天上地下永相随的杨贵妃,她的魂魄是否肯来入梦呢?

END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