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也有春天——论语体贴之一二二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①,虽欲勿用②,山川其舍诸③?”

【注释】

①犁牛之子骍且角:

犁牛:犁字有两解:一说犁通骊,骊为黄黑相间之色,那么犁牛即是杂色之牛;另说犁牛为耕牛。今取后解。夫子以“犁牛之子”喻仲弓,意为出身微贱。

骍且角:

骍:红色。周人尚赤,祭祀用的牛须为纯红色。

角:两角长得很周正。

夫子以“骍且角”喻仲弓品质高贵。

又按,古今很多人力辩“犁牛”应解为黄黑杂色之牛,试问黄黑牛如何生出纯红色(骍)牛?违反遗传学基本常识,故不可取。

②用:杀牲(包括人牲)用于祭祀称为用。

③山川其舍诸:

山川:意为山川之神。

其:表推测。

诸:相当于“之乎”。

本句意为,本来耕牛之子不配用作牺牲,但如果完全符合祭牛的标准,山川之神自当不会舍弃不用。

朱子《集注》:“仲弓父贱,行恶,故夫子以此譬之,言父之恶,不能废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贤,自当见用于世也。”

【翻译】

孔老师评论冉雍道:“耕牛的儿子长着纯红的毛,整齐的角, 虽然人们不想把它用作祭祀的牺牲,但山川之神应该不会舍弃他吧?”

【解说】

在身份等级社会中,不但人要看血统,连牲畜也要论出身。《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齐戒沐浴而躬朝之,牺牷祭牲,必于是取之,敬之至也。”官府养牛的地方叫牢,祭牛必出自于牢,普通的牛是没有资格充作祭品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仲弓父,贱人。”冉雍出身微贱(朱注中说仲弓之父“行恶”,并无实据),如同耕牛之子不能用于祭祀一样,贱人之子也无法得到仕进的机会。但凭着学习和修养,仲弓之德行和才学都达到很高的水准,如同“犁牛之子骍且角”,完全符合祭牛的条件。孔老师认为,既然如此,社会就应该给他出路,他就应该获得重用。一言以蔽之,野百合也有春天。出身并不重要,德行才是标准,有德就应该有位。不光是一般的位,甚至是最高的位(“南面”)也要请象冉雍这样的有德之士居之。

需要注意的是,“山川其舍诸”一语并不仅仅是修辞,其中透露出唯德是举德位相配乃是天道天命之义,此其一;其二,联系到孔老师“雍也可使南面”的断语,可知孔子之意也并非仅仅想替平民争取参政的机会,而是要从根本上革新政治的规则,为理想的社会共同体奠基。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原始儒学中“学而优则仕”的命题所阐扬的也许并非学习是为了功名利禄的消极意义,而是重在宣示不管出身为何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都可以获得进身之阶这样一种积极的涵义。

自古及今,孔子都以守旧不化的面目示人,这是被包装和化妆的结果。实际上,孔老师非但不保守,有时还很激进,非但不僵化,反倒是因时损益的倾向更明显,秉日新之义,慨然以旧邦新命自任。本章及前章“雍也可使南面”即是明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