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的起源與發展

對於現如今的人們來說,社交行為是必不可少的,它如文化式,息息嵌入人們的生活中。而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科技的發展和平臺化互動規則的引領,人們在學著通過技術與數據實現與彼此的交互,社交媒體由此起源並得到持續不斷的發展。

迄今為止,人類傳播活動可分為口語傳播模式、文字傳播模式、印刷傳播模式、電子傳播模式和網絡傳播模式。而現在,人們已經全面步入網絡傳播模式。談到網絡傳播模式——社交媒體的起源,不得不提及著名人際研究理論——六度分隔理論。

社交媒體的起源與發展

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想要描繪一個連結人與社區的人際連繫網,在一次連鎖信實驗中,結果發現了“六度分隔”現象。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舉個例子來說明,我想認識著名演員井柏然並不是難事。

我有一個關係不錯的師哥,他的女朋友 在GQ雜誌實習,而他們的雜誌最近恰好在做井柏然的專訪,若想認識井柏然,絕對不會超過五個中間人。我其實想通過六度分隔理論解釋社交媒體出現和存在的必要,這個抽象的理論也許有著缺陷和時代侷限性,但是確實從本質上說明“社交媒體”這個大網能夠使人們的社交更加高效。

這個大網能幫助你認識陌生人,深層次來講,“地球村“的概念也是由此而起。

社交媒體的起源與發展

(六度分隔理論示意圖)

相比較於SNS這種說法,我認為用Social Media這個詞來描述社交媒體更為合適。因為後者才是基於SNS、博客、郵件等形式工具,通過全世界的人們聯絡起來的大型網絡。社交媒體的產生與WEB2.0的發展息息相關,可以說現在這個時代,是互聯網為人們提供著技術支持,賦予了我們更多的主動權。

隨著1971年第一份E-Mail的的誕生,社交媒體漫長的40年發展歷史畫卷就此鋪開。再來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組群概念產生,各類早期搜索引擎及實時交流工具正式開始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社交媒體的起源與發展

1999年,博客工具的出現讓社交媒體的發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acebook在2004年正式成立,這一平臺目前每月有9.55億活躍用戶。2005年,社交式視頻軟件YouTuBe成立,之後幾年,推特、谷歌、微博相繼佔據了市場的很大份額。漸漸,社交媒體的茂盛形態就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場景了。

這個漫長過程體現的是從SNS到“社會媒體”、從靜態圖文到動態視頻和從單一到多種類型的進步。

社交媒體的起源與發展

全世界的社交媒體如今也在迅猛發展著,形成了多維度發展的框架。不同的人們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社交媒體的出現和發展,確實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我們正在享受著這個平臺帶給我們的種種優勢。但是如此廣闊又新奇的平臺也有其潛在的風險,關鍵在於我們以何種方式、何種心態,花多長時間去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