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老祖宗的“儲糧”智慧夠我們學一輩子了

疫情當前,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物資的短缺,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對於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糧食的日常儲備和未雨綢繆。

其實,在我國古代,人們就有"積於不涸之倉,藏於不竭之府"的思想了,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我國智慧的古人已經將糧食儲備發展成為一種完善的體系和制度了。居安思危,不僅可以囤積居奇,獲得意料之外的收穫,還可以應對不時之需,做到有備無患。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老祖宗的“儲糧”智慧夠我們學一輩子了

01,“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我國糧倉儲備的必要性

早在春秋時期,《管子.牧民》》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

古人認為,尊重天時和地利,才能夠做到糧食充足,而糧食充足又是民生的基本保障,極為重要。

那麼,到底要儲存多少糧食才能夠做到有備無患的,在西周時期,《禮記·王制》中給出了這樣的規定:

“豐年不者,四年不位,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果糧食沒有超過九年的儲存量,那麼就代表著物資不夠充分;而如果國家的存量沒有沒到六年,那麼還是比較危急的;一旦少於三年的存糧,那麼就不能稱之為“國家”了。

西漢時期,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進步,晁錯曾經也向漢文帝提出了《論貴粟疏》。

他主張的是,在全國,沒有比農民務農更為重要的事情了,如果想要讓老百姓參與到農業的生產生活中,保障國家的民生,就需要抬高糧食價格,來提升農民務農的積極性,可以讓老百姓用糧食來求賞或免罰;

不僅如此,廣納糧倉,儲存糧食,還可以應對戰場上士兵的糧草所需,為前線戰士做到後勤的保障。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老祖宗的“儲糧”智慧夠我們學一輩子了

被漢高祖認為是西漢開國三位功臣之一的“獵人”蕭何,就是一個糧食儲備的高手。

在劉邦和項羽楚漢相爭的時候,他為劉邦廣納糧草,為他在前線征戰贏得了時間,也正是因為他“後勤保障”做的好,才得到漢高祖的賞識。

除此之外,廣納糧食還可以應對自然災害,比如古代頻繁發生的旱災,洪災等,能夠臨時起到拯救民生的作用。

《後漢書·獻帝紀》中記載,東漢末興平元年(公元194年)秋天,京畿地區大旱,漢獻帝劉協安排身邊的大臣侯汶,“出太倉米豆,為飢人作糜粥”,為饑荒中的老百姓發送粥米。

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冀州和定二州鬧饑荒,地方賢良人士“為粥於路以食之”(《魏書·孝文帝本紀》),救活了幾十萬人。

一直到了唐宋,明清時期,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很多影視劇中,一旦發生災荒,官員們支起了大鐵鍋熬粥來賑濟老百姓的鏡頭。可見,做好糧食儲備,應對自然災荒,是從古到今一直沿用的方法。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老祖宗的“儲糧”智慧夠我們學一輩子了

02,倉廩如何獲取?

既然古代的糧食儲備那麼重要,那麼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又怎能夠保障最少有“三年的存糧”呢?古代,主要的糧食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徵收的民田田租

這是我國古代糧食的主要來源,也是能夠做到“倉廩實”的關鍵所在。

古代的田地賦稅制度起源甚早,在公元前216年,頒佈“使黔首自實田”的法令,讓當地的地主和百姓按照賦稅制度繳納田租,如果隱瞞土地和數量,還要受到一定的懲罰。

隨著農業發展的進步,生產力水平的提升,到了2006年,“公糧”逐步被取消,人們的生產生活得到更多的保障。

第二,則是國有土地的收入

我國古代,朝廷為了保障糧食的存儲,官方直接擁有著廣袤的土地資源,由農民耕種和軍隊囤墾,大量的糧食直接併入到了國家的倉儲中。

除了這兩點之外,朝廷為了保障存糧,還會通過私人輸粟,市場購買以及漕運調糧等方式來保障存糧。

在很多朝代,“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天各一方,比如北宋的東京和開封商品經濟發達,然而,糧食的重要產地卻是在江南地區,為了保障政治中心的糧食儲備,於是朝廷就採取了“漕運調糧”的方式,南糧北調。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老祖宗的“儲糧”智慧夠我們學一輩子了

03,糧食存儲的方法

在我國古代,存儲糧食可是一個“技術活”,災荒頻發,吞吐數量過大,每日進出較為頻繁,古代也沒有現代先進的機器,糧倉的主要管理和執行人員都是人工進行操作的,搞不好容易造成浪費,影響經濟。

在王禎的《農書》中有這樣的概述:

“夫穴地為窖,小可數鬥,大至數百鬥,先令柴束,燒投其土焦燥,然後周以糠,隱粟於內。”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還將糧倉稱呼為“窖”,諸侯國們為了戰爭需要,會廣納糧食。

秦朝統一中國之後,官府開始修建大型的糧倉專門用作存糧。

《秦簡·倉律》中說:“入禾倉,萬石一積而比黎之為戶。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印之,而遺倉嗇夫及離邑倉佐主稟者各一戶以,自封印,皆輒出,餘之索而更為發戶。”

這算是比較詳細的管理制度了,一萬石為一積,而各級官員都需要按照分類為這些存量做好登記和排列,加印封存,在人員管理方面,也有明確的規定,做到責任到人,從入庫到出庫有較為明確的記載。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老祖宗的“儲糧”智慧夠我們學一輩子了

在秦漢時期,官府修建了很多有名的大型糧倉,大的糧倉可以劃分為供應倉,儲備倉還有中轉倉。比如當時最有名的“櫟陽倉”,可以存儲兩萬石的糧食,還有比他更大的咸陽倉,可以存儲十萬石的糧食。

漢朝時期,在秦朝儲糧的基礎上,還增加了長安城中京師倉,各地的常平倉和縣倉等。

在這些糧倉中,朝廷對於人員的分配,分工和制度多有明確的規定。

管理糧倉的難度較大,不僅需要較高的技術管理水平,還需要經濟方面的管理專家。

西漢的軍事天才韓信,曾經在劉邦賬下做治粟都尉的時候,管理雜亂無章的糧倉,他就利用自己的才華,將新谷和陳糧分開,數據整理的有條有理,和蕭何一起為劉邦的大後方做好了供給。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老祖宗的“儲糧”智慧夠我們學一輩子了

04,獎懲分明,顆粒歸倉

光有制度和思想還是不夠,在保障存糧方面,還需要做好有獎有罰,用政策來規範糧食管理員的行為,才能夠避免發生監守自盜的情況,如遇到管理不力,還需要受到懲罰。

在《秦律十八種·倉律》中有這樣的規定:

“入禾倉,萬石一積而比黎之為戶。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印之。而遺倉嗇夫及離邑倉佐主稟者各一戶以氣,自封印,皆輒出,餘之索而更為發戶。”

不管是入庫還是出庫,都需要做到“顆粒歸倉”,用“印”來封閉倉門。

出倉人確定之後,才可以封印,而共同封印的,還需要記載好名字即可,如果是獨自一人封印的,需要稱重好重量,確保萬無一失。

不僅如此,秦朝時期,為了確保數據的準確,防止官員們私藏公糧,秦朝的倉庫都有統一的度量衡,每一年都需要更換一次,普通老百姓不得使用。

另外,管理糧食的嗇夫,如果被罷免,則需要兩個月內儘快任命新的管理人員,做好交接。

如果時間晚了,沒有做好新舊嗇夫的交接,那就是瀆職,需要承擔後果(“官嗇夫免,效其官而有不備者,令與其稗官分,如其事。”)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老祖宗的“儲糧”智慧夠我們學一輩子了

編者的話:

老祖宗的倉儲制度,在保障民生,應對自然災害,軍事補給等各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意義,不管是糧食儲備制度還是居安思危的思想,到了今天,都有著鏡鑑價值。

而作為當代人,我們更應該推陳出新,借古人的制度體系運行的寶貴方法和經驗,為當今的制度建設和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為民生做出貢獻。

文獻:《文獻通考·市糴考二》《通典》《論積貯疏》《禮記·王制》《論貴粟疏》《農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