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智能矿山能效凸显,有效解决工人不足的问题!

去年,是兖矿集团转型升级、动能加速转换的一年。这一年,企业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全力推动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方式转变、增量提质拓效,整体工作呈现出规模增大、发展增速、结构增优、效益增高的良好局面。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兖矿集团转型升级以来的能效开始凸显。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兖矿集团通过智能矿山赋能煤炭生产,有效保障了特殊时期的煤炭供应。

智能矿山能效凸显 煤炭产量达2433万吨

数据显示,1至2月兖矿集团煤炭产量2433万吨,同比增长6%,较去年同期产量增加151万吨,增幅6.61%;收入352亿元,利润16.04亿元,利润同比增加0.64亿元。

作为我省煤炭龙头企业,早在1月27日,兖矿集团省内8对矿井就已经复工复产,3.6万人坚守工作岗位,全力保障煤炭供应。至今,兖矿集团已多次完成应急保障任务,其中包括紧急调拨煤矿发往菏泽市高新区、成武县,紧急驰援魏桥集团等等。

在生产方面,疫情刚开始蔓延时,兖矿集团有近三成工人因为在外地,无法返岗。在这种情况下,煤炭的产量不降反增,全依赖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建成投产。

兖矿集团:智能矿山能效凸显,有效解决工人不足的问题!

“平时需要14人工作的7302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现在只需7个一线工作人员,依旧可以正常开展采煤工作。”兖矿集团鲍店煤矿矿长王春耀告诉记者,因为智能化工作面的建成投产,其每天产量逾1.6万吨,占鲍店煤矿总产量的70%以上。

除了鲍店煤矿,在赵楼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也已经建成投产。去年以来,该矿先后建成7301和5304两个智能化综放工作面。

实际上,鲍店、赵楼煤矿,都是兖矿集团智能矿山建设下的缩影。自去年提出智能矿山建设三年计划以来,兖矿集团已建成12个智能采煤工作面、11个远程控制掘进工作面和2个智能矿山示范点。

仅仅一年时间,智能矿山所带来的能效便已经凸显,面临疫情时如同“奇兵”,在有效解决了工人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在矿区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奇效”。

在赵楼煤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上,入区队、入井口、入罐笼是否落实测量体温、错峰承载等防控举措,通过视频监控一目了然。

除了省内矿井,兖矿集团外部开发矿井也同时复工,企业所属鄂尔多斯能化公司、贵州能化公司、新疆能化公司组织多批次山东员工返岗,在确保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恢复正常的安全生产经营。

在铁路运输方面,截至2月26日,兖矿集团累计发运煤炭553万吨,特别是春节放假期间,日均发运火车20列,创10年同期新高。

“目前,兖矿集团每天煤炭运输量超6万吨,同比增加20%至30%。”兖矿集团铁路运输处处长王兴文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