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定投是買基金的正確姿勢?

我在之前的文章[ 裡,有特別用數據模擬來闡述,長期來看買入基金基本都會賺錢。但是現實世界裡,好像很少聽到有人說自己通過買基金賺錢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基金不賺錢嘛?

為什麼很多人搞基不賺錢

我們翻看了2019 年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發現無論是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還是偏股型基金,甚至是指數型基金,都有著非常不錯的收益。

為什麼說定投是買基金的正確姿勢?

但身邊的朋友依然會有人在過去的 2019 年投資基金虧錢。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賺不到錢的原因無非兩點:

①買貴了

因為看到身邊的朋友買基金大賺 20%多,在朋友的推薦下,也買進去了,你的成本就比這個朋友高 20%,即便再往上漲,賺得也有限,不過很多時候你進入後,基金淨值回撤,可能一下子跌了好幾個點。這個時候,你的朋友仍然盈利,而你浮虧。

②賣便宜了

回撤以後,你開始埋怨你的朋友,並果斷賣出你持有的基金,堅定把浮虧坐實,同時跟這個朋友劃清了界限。可沒過幾天,基金又漲回去了甚至還漲得更多,朋友興奮地給你發消息告訴你,卻發現已經被你拉黑了。


上面雖然是編的段子,但現實就是如此慚愧。人們總會不自覺的跟著市場追漲殺跌,在低位時恐慌賣出,高位時貪婪買入。

為什麼說定投是買基金的正確姿勢?

普通大眾的投資心理變化

正如上面這幅圖所表現的這樣,人性如此,大概也就很難賺到錢了吧。可分明想要賺錢只需要“低買高賣”就可以了。


但低買高賣其實還是有難度的,畢竟短期市場的走勢是無法正確擇時的。


擺脫擇時難題,輕鬆學會定投

為了解決擇時的難題,我們引入定投的概念。定投就是每隔一個相同週期買入基金,這樣可以避免我們把所有資金一次性買到一個高點上,相當於平滑了風險。


為什麼說定投是買基金的正確姿勢?

以上證指數為例,從 2018年4月18 日到 2020 年 3 月4 日,上證指數幾乎是從 3000 點又回到了 3000 點(其實是略微降了 40 多點)。這期間如果我們一次性買入所有資金,那到期收益大概是 4%左右(指數不漲也還是會有分紅收益的)。


那如果我們換成定投呢?會得到 6.99%的收益,關鍵是還存了不少錢在手裡。

為什麼說定投是買基金的正確姿勢?

我選的基金買了就跌怎麼辦?那當然是繼續買入,以降低持倉成本啦。雖然現在你的基金顯示的虧了多少,注意這裡的虧其實是浮虧,因為你持有的是基金的份額,無論漲跌你的份額是不會變的,變化的只是基金淨值。只要你繼續買入,就可以以相同的價格買到更多的份額,這樣當基金淨值漲回去的時候,你會賺得更多。


定投基金最大的原則就是止盈不止損,一旦下跌就繼續買入(當然還是恪守投資紀律,固定週期買入),正所謂“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遲早是會走出“微笑曲線”的左側的,迎來豐收的日子。

常見的兩種定投方式

①定時定額

固定週期固定金額買入(我們在上面的演示是採用的這種方式)。比如每月 10 日買入 1000 元。你也注意到了,按照上面的理論,在基金跌了的時候,我花一樣的錢可以多買一些份額,那我可不可以花更多錢買入更多份額呢?當然是可行的,於是有了下面的改進策略。

②定時不定額

這種策略也被稱之為智能定投,比前一種定投方式更加智能,相對來說收益也更好。我從支付寶找到了一組數據對比,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智能定投平均比普通定投高4~6點的收益。

為什麼說定投是買基金的正確姿勢?

智能定投是一種價值平均策略定投,定投目標是市值定期增長:在基金上漲趨勢中,因為市值增長多,智能定投會減少本金投入;在基金下跌趨勢中,因為市值減少,智能定投會增加本金投入。智能定投的策略不同的 APP 選擇的算法可能會有些微的差異,但大體離不開這樣的原則:①上漲定額,下跌多投;②上漲少投,下跌多投。這裡以蛋卷基金 APP 裡的智能定投來做解釋。

為什麼說定投是買基金的正確姿勢?

掌握了定投,嚴格按照自己的定投紀律,那麼最不濟也可以讓自己存到錢,這對於新基民來說,是非常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