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母親氣抽的抑鬱症女孩

望著魚貫而入的一家三口,父母臉上都掛著著急、期盼,而17歲的白白胖胖的女兒就顯得有點呆滯、木納。顯而易見是陪伴女兒來看病的,在疫情期間能長途奔襲而來的一定是有著急解決的疑難問題吧?帶著這種疑問開始了我們的訪談。

把母親氣抽的抑鬱症女孩

女兒張曉寒15歲時因情緒消沉、身體疲乏、缺乏樂趣感、睡眠減少、不願學習等症狀而去上海就醫,診斷“抑鬱症”,應用抗抑鬱劑治療,經過半年左右的治療,曉寒變得易怒、暴躁、粘人、膽小……再次到上海就醫,被診斷為“雙相障礙II型”,應用情感穩定劑治療近一年半了,症狀不但沒有好轉,還出現了體重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血糖增高、目光呆滯、頭痛等症狀,為此來就醫。

應該說,通過家長對曉寒的現象學描述,診斷、治療都無可挑剔,可是為何反覆更換藥物卻沒有療效呢?莫不是轉入難治性的了?

仔細瞭解曉寒的成長經歷我們知道,曉寒自3歲起就在她的性格特點中顯現開朗、易怒、暴躁、膽小、粘人,基本是與媽媽寸步不離。這樣的性格一直持續到14歲,因為學習忙漸漸變得“話少、沉穩、對自己要求嚴……”,到15歲因前述症狀被診斷為抑鬱症。

筆者認為,15歲時診斷抑鬱症,並實施抗抑鬱治療是正確的。而且14歲時出現的“話少、沉穩、對自己要求嚴……”也是抑鬱症的早期症狀,只是單獨出現時不足以確診而已。而治療半年後抑鬱症痊癒了,後來再出現的易怒、暴躁等症狀絕非躁狂症狀,只是曉寒自幼的性格特點而已。如果把抗抑鬱治療後出現的易怒、暴躁理解為躁狂症狀而診斷為雙相障礙的話,那曉寒3歲或更早就存在躁狂症狀了,因為那時她就外向、易怒、暴躁……

綜上,可以排除抗抑鬱治療後轉躁狂的可能性,所以雙相障礙診斷錯誤地導引了之後的治療,也就是說應用情感穩定劑治療在治療曉寒的性格特點,所以導致沒有療效(雖然沒有療效,但可以預防抑鬱症的復發)……

把母親氣抽的抑鬱症女孩

再看看曉寒的性格特點也是有出處的,爸爸是為沉穩、內向的機關幹部,平時工作忙碌,疏於照顧她。而媽媽是位性格暴躁、誇張、易怒、並帶有幾分表演性的人。媽媽雖然也有自己的工作,但生了曉寒後,重心就轉移到對孩子的養育上。但其性格沒有發生一點改變,而且因為照顧孩子而漸漸放棄了自己的追求後,又增添了一個毛病:抽搐!即一生氣就抽,抽搐之前、之中、之後都知道自己抽了,做腦電圖等檢查也沒有什麼問題。實際媽媽足以確診“轉換障礙”了。

開始媽媽抽搐的時候曉寒害怕的心慌氣短,但久而久之,她也沒什麼感覺了。母親要求她很嚴,安排的也周到,曉寒也聰明,所以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但曉寒若不學習,或者做點其他事情,母女倆就會吵起來無休無止,直至媽媽抽搐“戰爭”才告結束。逐漸發展到跟母親互動的過程中,只要不順心她就脾氣大發、暴躁,直到媽媽抽搐她才能安靜。至今為止,母女倆誰也不照顧誰,遇事就爭執,最後以抽搐發作為結局。如此往復,基本可以認定“女承母業”。

把母親氣抽的抑鬱症女孩

從客體關係和依戀關係理論來看,嬰幼兒在跟養育者互動的過程中,養育者做為她當下唯一的客體,養育者的情感表達、行為特徵都被嬰幼兒感知到,並作為客體表象存儲在嬰幼兒的心理世界。這些表象的一部分會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其中既有溫暖的,也有令人討厭的。而令人討厭的那部分嬰幼兒也不願意接受,存留下來會令她不安,她就無意識的想還給養育者。所以,在以後的互動中她就無意識的投射給養育者,而養育者又在自己的行為中顯現出來,結果是讓嬰幼兒再次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如此反覆,嬰幼兒的情感表達、行為特徵就被固定下來了,這就是自我防禦中的壓抑、分離、否定、投射及投射認同。

把母親氣抽的抑鬱症女孩

下一步的治療計劃就是調整藥物治療策略、以預防復發為主,心理治療實施個體治療及家庭結構治療。筆者也希望家長著急、期盼及曉寒呆滯、木納的目光早點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