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枚導彈炸響,幾十年仇敵變成盟友,伊拉克議會全票通過反美決議

當地時間1月3日,美軍無人機以3枚“地獄火”導彈終結了伊朗“聖城旅”最高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的生命。消息一出,世界震驚!

伊朗人的憤怒自然可以理解,而作為當事者之一的伊拉克人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對美軍的不滿:當地時間1月5日,伊拉克議會以“全票”要求政府“努力結束外國軍隊在本國的存在”,矛頭直指美軍。

3枚導彈炸響,幾十年仇敵變成盟友,伊拉克議會全票通過反美決議

伊拉克總理邁赫迪

在5日的特別會議中,伊拉克總理阿迪勒·阿卜杜勒·邁赫迪根據伊拉克憲法第58條要求議會對美軍的“非法行動”採取正式立場,而在投票之前邁赫迪還發表演講,怒斥美國的行動侵犯了伊拉克的主權,是對國家尊嚴的侮辱,隨後呼籲議會結束外國軍事存在:“儘管我們可能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困難,但從原則上和實際來說,這仍然是伊拉克最好的選擇。”

3枚導彈炸響,幾十年仇敵變成盟友,伊拉克議會全票通過反美決議

表決當日的伊拉克議會

在158名議員未參加投票的情況下,議會以全票通過了該決議。決議中寫道:“由於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結束且取得了勝利,政府承諾撤銷對與‘伊斯蘭國’鬥爭的國際聯盟的援助請求……伊拉克政府必須努力結束任何外國部隊在伊拉克土地上的存在,並禁止他們出於任何原因使用伊拉克的領土,領空或水域。”

那麼我們的問題就是,伊拉克政府為什麼會為一個伊朗將軍的死如此大動干戈,甚至不惜頂撞美國這個太歲爺?

3枚導彈炸響,幾十年仇敵變成盟友,伊拉克議會全票通過反美決議

空襲現場

首先,雖然美軍在2003年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並親手扶持了眼下這個民選政府,但早在2011年,奧巴馬就已經宣佈從伊拉克正式撤軍,結束對伊拉克的軍事佔領。這在法律上就意味著伊拉克已經與美國劃清了界限,美國之後到現在的這些駐軍,其實是以“協助伊拉克政府反恐”的“軍事顧問”為由進駐的,是與伊拉克當局簽訂了協議並得到伊拉克議會批准的。

被炸身亡的蘇萊曼尼是以公開身份從巴格達國際機場合法入境的,所以這就相當於鄰國的高級官員合法進入伊拉克人的地界,而伊拉克政府請來的一群“反恐顧問”卻在沒有得到伊拉克政府點頭的前提下說殺就殺,就如邁赫迪所說,這是對伊拉克的主權和尊嚴的嚴重侵犯,於情於理,伊拉克政府都必須向本國民眾和伊朗表達自己的立場。

3枚導彈炸響,幾十年仇敵變成盟友,伊拉克議會全票通過反美決議

表決現場

其次一點也是最為關鍵的是,美國人扶持的這個民選新政府是一個徹底的什葉派政權。當初的考量是壓制遜尼派的薩達姆勢力,但如今伊拉克什葉派與伊朗走到了一起。

事實上,痛罵美國的伊拉克總理邁赫迪,1979年時就曾跑到鄰國參與革命,如今與伊朗高層關係極其密切。而5日的投票之所以在158名議員未到場的情況下“全票通過”,也是因為在議會外面佈滿了伊拉克什葉派民兵。

3枚導彈炸響,幾十年仇敵變成盟友,伊拉克議會全票通過反美決議

蘇萊曼尼女兒Zeynab

所以此時伊朗實權人物在伊拉克被美軍打死,邁赫迪自然需要表明立場。而伊朗方面也借蘇萊曼尼女兒之口喊話伊拉克,稱“美國的行動導致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歷史性聯盟’”。打了10年兩伊戰爭的雙方,就這樣被美國人逼到了一起,不得不說是莫大的諷刺,也可見伊朗戰略佈局的老謀深算。

而既然雙方立場都已表達清楚了,那麼接下來的關鍵問題就是,伊拉克人真的有能力將美軍趕走麼?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畢竟不管現在的伊拉克政府再怎麼親伊朗,也不管伊拉克民眾再怎麼反感美軍的存在,伊拉克人與美軍的實力差距在那裡擺著,如果美軍就是賴著不走,難道還要伊拉克向美國宣戰麼?

3枚導彈炸響,幾十年仇敵變成盟友,伊拉克議會全票通過反美決議

伊拉克民眾圍攻美國大使館

“美國是要反,但絕不能成為出頭鳥”,這是伊拉克什葉派在美國和伊朗之間求得生存的不二法寶。而這種“深刻領悟”也體現在了5日這份新鮮出爐的決議上:議會通過的僅僅只是一份“決議”,而不是真正的“法案”,是沒有法律效力的,而且也僅僅只是要求政府“努力”做到即可。

所以對美軍來說,這件事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僅僅只是伊拉克人在這場即將來臨的大風暴中的投名狀和求自保的護身符,而之後發生的事,伊拉克人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