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伊拉克”戰機在海灣戰爭中為何突然放水逃之夭夭,不知去向?


“伊拉克”戰機在海灣戰爭中為何突然放水逃之夭夭,不知去向?​從1991年1月17日到2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利用自己的海空優勢和高技術優勢,對伊拉克進行持續38天的空中突擊, 使伊拉克的指揮和控制系統癱瘓,嚴重削弱了伊軍的戰鬥力。伊軍全線潰敗,29個師喪失作戰能力。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宣佈多國部隊於28日8時停止戰鬥,海灣戰爭結東。


“伊拉克”戰機在海灣戰爭中為何突然放水逃之夭夭,不知去向?

海灣戰爭是冷戰結束以後規模最大、參戰國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場局部戰爭。參加多國部隊的國家達到了39個,兵力達80餘 餘萬人。與多國部隊對壘的伊拉克也動員了120萬兵力,在科威特戰區部署了54萬大軍。多國部隊不僅在空、海軍方面佔有絕對優勢,在科威特戰區的地面部隊與伊軍也大體持平,在裝備上則大大優於伊軍,戰爭的勝負早已註定。
“伊拉克”戰機在海灣戰爭中為何突然放水逃之夭夭,不知去向?

在這場戰爭中,自詡為“世界上第5支最強大的軍隊”的伊拉克百架戰機在大敵當前非但沒有奮起反擊,反而逃之夭夭,轉飛伊朗,這是為什麼?西方新聞媒體對伊機外飛事件大肆報道,其中的真真假假.令人難辨,是故弄玄虛還是韜光養晦?


“伊拉克”戰機在海灣戰爭中為何突然放水逃之夭夭,不知去向?

對伊拉克的戰機外飛之謎,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四種觀點

1.“韜晦之計”說。這種觀點認為伊拉克戰機外飛是伊方的“韜光養晦”之策。由於兩伊戰爭一結東,雙方的敵對關係立即有所緩和3。海灣戰爭爆發,伊朗宣佈中立以自保。所以伊拉克與其憑藉地下防護體將戰機留在國內倒不如將一些較為先進的飛機保存在中立國伊朗境內更為安全。

2.“未遂政變”說。持這種觀點的多為西方人土,他們猜測伊拉克戰機外飛的直接原因是由於伊拉克國內有一起未遂政變。蘇聯某官方通訊社也曾有更為詳細報導: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表現不佳,致使多國部隊節節勝利,使薩達姆大失顏面,於是徳羞成怒、殺雞儆猴,將兩名空軍司令以“防空不力”的罪名處決。這兩名空軍司令的黨羽想發動政變,推翻薩達姆政權,由於種種原因未果。政變敗露後,牽涉其中的一部分官員駕機出逃,尋求政治避難 。 3.“厭戰開小差”說 。有消息稱,美國及多國部隊除向駐科威特的伊軍投放大量的收音機外,還向伊拉克本土散發了數以百萬計的傳單,苦口婆心地規勸伊拉克軍人棄械投降。多國部隊的這種心理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伊拉克戰機外飛就是“成效”之一。所以,西方人土認為伊空軍有可能是聽了多國部隊的規勸,思想開了小差,以致臨陣脫逃,避免在美國和多國 部隊前“以石擊卵”,做無謂的犧牲。

4.“留作反擊”說。美國對伊拉克戰機狂轟濫炸,伊空軍根本無法發揮應敵效應,只好外逃,以保存實力,以便東山再起,捲土重來。這著實曾讓美軍和多國部隊捏了一把汗,擔心說不準哪一天,外逃飛機來個驚人之舉,對美軍和多國部隊來一番狂轟濫炸。然而,事實證明這一擔憂純屬杞人憂天,因為時至今日,即未見外逃的飛機有何驚人之舉,也未見有其有捲土重來之勢。


“伊拉克”戰機在海灣戰爭中為何突然放水逃之夭夭,不知去向?

作為不可一世的薩達姆集團戰機,為何在關鍵時刻外飛不知去向,或許只能有待時間來揭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