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淺而焦慮的時代:讀書難,不讀書更難

最近又讀了一遍汪丁丁老師寫的文章《普遍膚淺時代的閱讀方式》,不由得想寫一點感觸。

汪丁丁老師在當今時代應該算是一個特殊符號般的存在。北大國發院一向被稱為大師雲集之處,汪丁丁又被國發院的不少老師尊為經濟學百科全書。他在政治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經濟史學的地位都很高,同時還涉獵了教育學、哲學、心理學、神經學等,不僅是跨學科的研究典範,還是跨學科教育的實踐者。在社會分工愈加細微,研究越來越專一的今天,汪丁丁老師有深邃的廣博顯得更加稀缺可貴,這不僅需要驚人的記憶力、理解力,還要有對學術與社會都以生命相激的熱愛和擔當。因此,丁丁老師的文字我都會努力認真地去讀,只是能真正讀懂的不多。《普遍膚淺時代的閱讀方式》算是他最好懂的文章之一。

膚淺而焦慮的時代:讀書難,不讀書更難

丁丁開篇就給出他的判斷,這是一個普遍膚淺的時代,這種膚淺不僅僅是中國,也包括西方。他用的詞叫中西皆同。用他的話說:在卡爾博蘭尼(Karl Polanyi)定義的“市場社會”(market society)視角下,這是一個“消費主義”時代。在利奧塔的“後現代知識狀況”視角下,這是一個“敘事碎片化的時代”。在赫勒女士(Agnes Heller)的“現代性的後現代主義反思”視角下,這是一個“無根的社會”(foundlesssociety)。在“網絡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of networks)視角下,這是一個“思維平面化的時代”。在“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視角下,或者在兩千年中國官僚政治傳統和韋伯“政治社會學”的批判視角下,這是一個“情感冷漠化的時代”。

不管是消費主義、敘事碎片化,還是無根的社會、情感冷漠化,每一個詞都會給我們的內心深處帶來刺痛感,以及試圖擺脫的慾望。

當然,這些並不是互聯網的原罪,更不應該簡單粗暴地歸罪於智能手機甚至微信,這是人類多種技術不斷演進,同時交互發展的結果。當年報紙出現之後,不同版面、不同性質的新聞彙集在一起,人們的閱讀和思考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和跳躍性,情感的連續性和思考的深度已經不如從前。電視和互聯網等新興富媒體進一步使得人們獲取信息所要動用的感官更少,信息的接收方和製作方都一併變得越來越膚淺。

我還記得收藏家馬未都曾深深感嘆電視對情感連續性所帶來的衝擊。他說,過去的人把玩一個藏品或者看一本書,情感是非常連續的,可能一連好幾天都沉醉其中。但是電視不會追求情感的連續性,電視要盯的是收視率,不同電視頻道之間更不會考慮情感的跨度大不大。今天的手機抖音也一樣,上一條還在搞笑,下一條又在催淚。情感秒切秒換已經成為常態,這其實是現代文明的一種遺憾。

更令人遺憾的是,閱讀者的膚淺與創作者的迎合膚淺一直在交互,而且有不斷加強之勢,一步步把我們拖入一個普遍膚淺的時代,而且一時看不到反轉的希望。我們很難說閱讀者與創作者哪一方的膚淺更令人失望和不安,兩者也許就像雞與蛋的關係,不容易說得清。容易說得清的是,這種循環會在現實中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最終劣幣盛行。除非有一天能出現新的良幣,而且新良幣引來的追隨者能超過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才有可能反轉並引領新的趨勢,這是經濟學家楊格所講的輪流顛覆定律或所謂三分之一定律。

這樣的良幣首先應該由創作者擔當。什麼樣的人算是好的創作者?在丁丁老師看來,好的創作者首先要敢於拒絕膚淺,敢於向官僚化的表述和迎合心態說不。其次,他所追求的應該是把自身全部的生命體驗都訴諸於文字,用生命去激盪靈感的迸發,最終使得字裡行間滿滿都是生命的氣象,這種生命氣象可以是故事的玄妙、情感的深邃,也可以是思想的活力。如果能兼而有之,那當然更好。

可惜,在當下這個普遍膚淺的時代,我們很難再見到這樣的創作者。不是沒有,是我們能遇到的概率很低很低。而我們要想成為這樣的創作者就更難,這不僅既需要出眾的才華,還要有在洪流中逆行的勇氣和毅力。

相比之下,在這樣的時代做一個向膚淺宣戰的閱讀者更容易一些。怎麼樣才算不膚淺的閱讀?丁丁老師引述的是熊十力在《佛家名相通釋》中的概括:分析與綜會、踏實與凌空。

他還特別引出了熊十力先生的原文:名相紛繁,必分析求之,而不憚煩瑣。又必於千條萬緒中,綜會而尋其統系,得其通理。然分析必由踏實,於繁瑣名相,欲一一而析窮其差別義,則必將論主之經驗與思路,在自家腦蓋演過一番,始能一一得其實解,論主,猶言著者。縱由懸空想象而施設之名相,但此等想象,在其思路中,必非無故而然,況其有據而非空想者乎!此謂踏實。若只隨文生解,不曾切實理會其來歷,是則浮泛不實,為學大忌。凌空者,擲下書,無佛說,無世間種種說,亦無己意可說,其唯於一切相,都無取著。取著意義極難言,學者須反觀始得脫爾神解,機應自然,心無所得,而真理昭然現前。此心才有所得,便是取著境相,即與真理相。違此種境地,吾無以名之,強曰凌空。如上四要,讀佛書者,缺一不得。吾常求此於人,杳然無遇。慨此甘露,知飲者希,孤懷寥寂,誰與為論!”

如果以熊十力的標準審視,今天的絕大多數文字都是“踏實”不足,因此所謂的“凌空”也就無從談起。不踏實的寫作,難免淪為符號的機械堆積,無凌空的閱讀,也難免變成符號的機械瀏覽,而機械與心靈本身是二元對立的關係。當閱讀與創作都與心靈無關,當越來越多的稿件都出自智能機器人之手,當信息集成作品比嘔心瀝血之作收穫更多的財富和歡呼,這是時代的悲哀。

所幸,人類已經有數千年的創作積澱,充滿生命氣象的經典並不匱乏,這至少對閱讀者來說是足夠幸運的。因此,丁丁老師給出一個很強烈的建議:少看口水文章,多多閱讀經典,尤其是西方近代的經典之作。而且他建議最好看英文或法語、德語原著。在我看來也應該包括中國古代的經典。當然,不管是外文的經典,還是中國的古典,對普通人都有不小的難度,畢竟把外語和古代漢語學好都不那麼容易。

也正因為不容易,我才覺得汪丁丁老師苦心推薦的閱讀方式更有價值。很多時候,人生最難的不是方法,而是方向。周其仁老師曾分享過一個猶太科學家的故事,這位科學家受益最大的就是他母親的教導:逆流而上剛開始很艱難,但會越走越容易,順流而下剛開始很容易,但會越走越艱難。

丁丁老師專門就閱讀撰文呼籲,就是因為閱讀固然不易,但閱讀能帶給我們的遠不止閱讀本身,閱讀的背後是深層的學習和思考,讀著讀著,人生就容易了,堅定了,不那麼焦慮了。更何況,閱讀本身就是對踏實之作滿滿生命氣象的欣賞,就是對心神激盪般凌空的感悟。如熊十力所言:“擲下書,無佛說,無世間種種說,亦無己意可說,其唯於一切相,都無取著。”這是我們生命應有的最美體驗之一。

丁丁老師講過很多次,美好的生命體驗或者說深層的幸福感應該有三個來源或三維空間,即物質的、社會的和精神的。即物質的豐盛而精良、情感的深厚而廣博、精神的清澈而自由。三者之間不是可以簡單互替的。當年《英雄本色》等影片打動人心的不是明星臉蛋,而是每一個故事背後人與人之間超越親情的深層情感,這種情感甚至能讓我們淡化道德的標尺。而今天這樣的情感已經退守到血緣之內,甚至很多血緣都被銅臭汙染。

在幸福感的三維中,好的閱讀可以同時滿足情感與精神兩個層面的深層需求,而這兩者都是普遍膚淺的時代最為缺乏的。

當下,膚淺與迎合膚淺的趨勢還在滾滾向前,看不到停下的跡象。我們也因此都被裹挾得更加忙碌,同時內心深處又更加焦慮。焦慮的本質是不安,不安的本質是我們內心已經無法在躁動的環境裡紮下寧靜之根。

閱讀是讓心寧靜的最好方式之一,尤其是閱讀經典。因此,好好地閱讀吧!

最後再想補充的是:我所推薦的閱讀不僅包括經典,還包括專業書。對於入世不深的年輕人尤其如此,在這個分工只會更加精細的時代,我們越來越需要一個過硬的專業以便能找到容身之地。當然,追尋精神上的安心之所也不可偏廢。如魯迅先生所言,我們不一定非得把舊襯衫物盡其用之後才能再買一件新襯衫。

無論你讀或不讀,最終我們都必須明白:在當下與未來的世界,要想擁有美好的生命體驗,讀書難,不讀書更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