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而焦虑的时代:读书难,不读书更难

最近又读了一遍汪丁丁老师写的文章《普遍肤浅时代的阅读方式》,不由得想写一点感触。

汪丁丁老师在当今时代应该算是一个特殊符号般的存在。北大国发院一向被称为大师云集之处,汪丁丁又被国发院的不少老师尊为经济学百科全书。他在政治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经济史学的地位都很高,同时还涉猎了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神经学等,不仅是跨学科的研究典范,还是跨学科教育的实践者。在社会分工愈加细微,研究越来越专一的今天,汪丁丁老师有深邃的广博显得更加稀缺可贵,这不仅需要惊人的记忆力、理解力,还要有对学术与社会都以生命相激的热爱和担当。因此,丁丁老师的文字我都会努力认真地去读,只是能真正读懂的不多。《普遍肤浅时代的阅读方式》算是他最好懂的文章之一。

肤浅而焦虑的时代:读书难,不读书更难

丁丁开篇就给出他的判断,这是一个普遍肤浅的时代,这种肤浅不仅仅是中国,也包括西方。他用的词叫中西皆同。用他的话说:在卡尔博兰尼(Karl Polanyi)定义的“市场社会”(market society)视角下,这是一个“消费主义”时代。在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状况”视角下,这是一个“叙事碎片化的时代”。在赫勒女士(Agnes Heller)的“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反思”视角下,这是一个“无根的社会”(foundlesssociety)。在“网络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of networks)视角下,这是一个“思维平面化的时代”。在“社会神经科学”(social neuroscience)视角下,或者在两千年中国官僚政治传统和韦伯“政治社会学”的批判视角下,这是一个“情感冷漠化的时代”。

不管是消费主义、叙事碎片化,还是无根的社会、情感冷漠化,每一个词都会给我们的内心深处带来刺痛感,以及试图摆脱的欲望。

当然,这些并不是互联网的原罪,更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归罪于智能手机甚至微信,这是人类多种技术不断演进,同时交互发展的结果。当年报纸出现之后,不同版面、不同性质的新闻汇集在一起,人们的阅读和思考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和跳跃性,情感的连续性和思考的深度已经不如从前。电视和互联网等新兴富媒体进一步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所要动用的感官更少,信息的接收方和制作方都一并变得越来越肤浅。

我还记得收藏家马未都曾深深感叹电视对情感连续性所带来的冲击。他说,过去的人把玩一个藏品或者看一本书,情感是非常连续的,可能一连好几天都沉醉其中。但是电视不会追求情感的连续性,电视要盯的是收视率,不同电视频道之间更不会考虑情感的跨度大不大。今天的手机抖音也一样,上一条还在搞笑,下一条又在催泪。情感秒切秒换已经成为常态,这其实是现代文明的一种遗憾。

更令人遗憾的是,阅读者的肤浅与创作者的迎合肤浅一直在交互,而且有不断加强之势,一步步把我们拖入一个普遍肤浅的时代,而且一时看不到反转的希望。我们很难说阅读者与创作者哪一方的肤浅更令人失望和不安,两者也许就像鸡与蛋的关系,不容易说得清。容易说得清的是,这种循环会在现实中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劣币盛行。除非有一天能出现新的良币,而且新良币引来的追随者能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才有可能反转并引领新的趋势,这是经济学家杨格所讲的轮流颠覆定律或所谓三分之一定律。

这样的良币首先应该由创作者担当。什么样的人算是好的创作者?在丁丁老师看来,好的创作者首先要敢于拒绝肤浅,敢于向官僚化的表述和迎合心态说不。其次,他所追求的应该是把自身全部的生命体验都诉诸于文字,用生命去激荡灵感的迸发,最终使得字里行间满满都是生命的气象,这种生命气象可以是故事的玄妙、情感的深邃,也可以是思想的活力。如果能兼而有之,那当然更好。

可惜,在当下这个普遍肤浅的时代,我们很难再见到这样的创作者。不是没有,是我们能遇到的概率很低很低。而我们要想成为这样的创作者就更难,这不仅既需要出众的才华,还要有在洪流中逆行的勇气和毅力。

相比之下,在这样的时代做一个向肤浅宣战的阅读者更容易一些。怎么样才算不肤浅的阅读?丁丁老师引述的是熊十力在《佛家名相通释》中的概括:分析与综会、踏实与凌空。

他还特别引出了熊十力先生的原文:名相纷繁,必分析求之,而不惮烦琐。又必于千条万绪中,综会而寻其统系,得其通理。然分析必由踏实,于繁琐名相,欲一一而析穷其差别义,则必将论主之经验与思路,在自家脑盖演过一番,始能一一得其实解,论主,犹言著者。纵由悬空想象而施设之名相,但此等想象,在其思路中,必非无故而然,况其有据而非空想者乎!此谓踏实。若只随文生解,不曾切实理会其来历,是则浮泛不实,为学大忌。凌空者,掷下书,无佛说,无世间种种说,亦无己意可说,其唯于一切相,都无取著。取著意义极难言,学者须反观始得脱尔神解,机应自然,心无所得,而真理昭然现前。此心才有所得,便是取着境相,即与真理相。违此种境地,吾无以名之,强曰凌空。如上四要,读佛书者,缺一不得。吾常求此于人,杳然无遇。慨此甘露,知饮者希,孤怀寥寂,谁与为论!”

如果以熊十力的标准审视,今天的绝大多数文字都是“踏实”不足,因此所谓的“凌空”也就无从谈起。不踏实的写作,难免沦为符号的机械堆积,无凌空的阅读,也难免变成符号的机械浏览,而机械与心灵本身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当阅读与创作都与心灵无关,当越来越多的稿件都出自智能机器人之手,当信息集成作品比呕心沥血之作收获更多的财富和欢呼,这是时代的悲哀。

所幸,人类已经有数千年的创作积淀,充满生命气象的经典并不匮乏,这至少对阅读者来说是足够幸运的。因此,丁丁老师给出一个很强烈的建议:少看口水文章,多多阅读经典,尤其是西方近代的经典之作。而且他建议最好看英文或法语、德语原著。在我看来也应该包括中国古代的经典。当然,不管是外文的经典,还是中国的古典,对普通人都有不小的难度,毕竟把外语和古代汉语学好都不那么容易。

也正因为不容易,我才觉得汪丁丁老师苦心推荐的阅读方式更有价值。很多时候,人生最难的不是方法,而是方向。周其仁老师曾分享过一个犹太科学家的故事,这位科学家受益最大的就是他母亲的教导:逆流而上刚开始很艰难,但会越走越容易,顺流而下刚开始很容易,但会越走越艰难。

丁丁老师专门就阅读撰文呼吁,就是因为阅读固然不易,但阅读能带给我们的远不止阅读本身,阅读的背后是深层的学习和思考,读着读着,人生就容易了,坚定了,不那么焦虑了。更何况,阅读本身就是对踏实之作满满生命气象的欣赏,就是对心神激荡般凌空的感悟。如熊十力所言:“掷下书,无佛说,无世间种种说,亦无己意可说,其唯于一切相,都无取著。”这是我们生命应有的最美体验之一。

丁丁老师讲过很多次,美好的生命体验或者说深层的幸福感应该有三个来源或三维空间,即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即物质的丰盛而精良、情感的深厚而广博、精神的清澈而自由。三者之间不是可以简单互替的。当年《英雄本色》等影片打动人心的不是明星脸蛋,而是每一个故事背后人与人之间超越亲情的深层情感,这种情感甚至能让我们淡化道德的标尺。而今天这样的情感已经退守到血缘之内,甚至很多血缘都被铜臭污染。

在幸福感的三维中,好的阅读可以同时满足情感与精神两个层面的深层需求,而这两者都是普遍肤浅的时代最为缺乏的。

当下,肤浅与迎合肤浅的趋势还在滚滚向前,看不到停下的迹象。我们也因此都被裹挟得更加忙碌,同时内心深处又更加焦虑。焦虑的本质是不安,不安的本质是我们内心已经无法在躁动的环境里扎下宁静之根。

阅读是让心宁静的最好方式之一,尤其是阅读经典。因此,好好地阅读吧!

最后再想补充的是:我所推荐的阅读不仅包括经典,还包括专业书。对于入世不深的年轻人尤其如此,在这个分工只会更加精细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一个过硬的专业以便能找到容身之地。当然,追寻精神上的安心之所也不可偏废。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不一定非得把旧衬衫物尽其用之后才能再买一件新衬衫。

无论你读或不读,最终我们都必须明白:在当下与未来的世界,要想拥有美好的生命体验,读书难,不读书更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