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祝芳:從種糧"萬元戶"到毛南醫藥傳承人

1978年底,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搞起了“大包乾”,正式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小崗村包產到戶迅速改變了農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現狀,小崗村的事蹟驚動了北京,它的改革模式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肯定。 1981年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廣大農村普及推行,也推廣到環江縣川山鎮塘萬村塘馬屯,譚祝芳剛剛下嫁的小村莊。

譚祝芳:從種糧

譚祝芳(右)和愛人在一起。


塘馬屯是一個僅有60戶人家的毛南族小山村,聽到農村包產到戶的消息後,還沉浸在新婚喜悅中的譚祝芳,決定乘著農村經濟改革的春風,大幹一番事業。他們投入有限資金批量養豬,開碾米加工坊,買車跑運輸,不出幾年,已經發家致富,成為環江唯一一個靠種養致富的“萬元戶”,也是環江為數不多的“萬元戶”。

譚祝芳是一位農村婦女,雖然書讀得不多,可是道理她是十分清楚的,只要身邊還有人貧窮,她越富足越是快樂不起來。從1982年起到1984年,譚祝芳連續3年資助同屯困難戶韋經科一家,每年提供800元供他買種子、化肥和地膜,3年時間共資助了近3000多元。

除了資助韋經科,譚祝芳還資助韋繼勇、韋經吾、韋殿林等眾多村民,使他們在糧食青黃不接的時候能吃飽飯,在孩子沒錢交學費的時候能讀到書,在沒有種子播種的時候有錢買到種子。除了資助個人,譚祝芳還熱衷於公共事業,她先後為屯裡修橋鋪路捐款數千元(相當於現在的二十多萬元)。為此,1993年譚祝芳被共青團中央、國家民委評為“全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到北京出席全國表彰大會,並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譚祝芳:從種糧

譚祝芳(右)和客戶在一起。


2012年譚祝芳的愛人不幸中風病倒,留下的後遺症讓他與柺杖相伴。為了讓丈夫儘快地站起來,譚祝芳帶丈夫輾轉個大醫院治療,嘗試過中、西醫各種治療方法均無效果之後,她突然想起了祖傳的毛南偏方。果不其然,經過幾個月的精心治療和調理,丈夫終於奇蹟般地好轉起來,並可以正常駕駛汽車了。

譚祝芳祖傳毛南偏方治好丈夫的中風病,消息不脛而走,立刻傳遍夫妻倆的朋友圈。在愛人的提議下,譚祝芳向國家專利局成功申請了專利、註冊商標,最後委託山東朱氏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批量生產出祝芳抑菌液。祝芳抑菌液還對腰椎、頸椎、關節等各種病痛有著明顯的治療和保健作用,所以深得患者口碑,銷量節節攀升。

譚祝芳說:“在舊中國,毛南族聚居區缺醫少藥,在與病魔長期鬥爭中,毛南人摸索到了各種疑難雜症的治療方法,積累了很多偏方驗方,為了幫助更多的各族人民解除病痛,為了保留和弘揚毛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必須要傳承下去。”

(廣西民族報記者/何宗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