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节-潮俗


文作詹韩逸

视频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茨厂街乡音馆的汉语多种南方方言的冬至问候,挺亲切温馨的。(摘自林伦伦)

挲圆祭祖,食圆添岁(冬节丸食了加一岁),粘圆饲/饷耗(谓之报恩)。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潮汕冬节丸,分两种:一为常见的糯米圆, 一为用粳米粉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长条,用剪刀斜剪下,两头尖尖如白米,故名)。

冬节-潮俗

糯米圆。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尖米丸。

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 。

ps:

农谚云:冬节乌,年夜元宵酥;冬节红,年夜元宵㴷。今年冬至下雨(乌),春节和元宵该是晴朗的天气(酥)。

冬至,古称之为亚岁,仅次于春节。俗语云:冬节大过年。潮人一向重视。古人亦如此: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余·熙朝盛事》:“冬至谓之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一如元日之仪。 吴中 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说。”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冬节-潮俗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

冬节-潮俗


公婆母乃孥囝的保护神。家里有未“出花园”的孥囝,拢要祭拜公婆母,以祈求公婆母保佑,使孥囝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成长。

冬节-潮俗


冬节潮州有上坟扫墓的习俗,称为过冬纸。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节和冬节,谓之“挂春纸”和“挂冬纸”。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挂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挂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挂冬纸”,原因是冬节气候较为干燥,与暮春莺飞草长、常有纷纷细雨的清明不同,道路易行,也便于上山野餐。冬节扫墓的祭品,普通是五牲或三牲,添以鲜蚶、柑橘等物及粿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