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人工神經網絡”,你知道二者之間的關係嗎?

自從2016年Alphago 大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以來,“AI(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人工神經網絡”等詞大熱。“

深度學習”出現的地方似乎總少不了“人工神經網絡”,反之亦然。這是為啥子嘞?朋友們有沒有想過背後的原因?

“深度學習”,“人工神經網絡”,你知道二者之間的關係嗎?

深度學習是一類機器學習算法,使用多個層逐步從原始輸入中提取更高級別的特徵。例如在圖像處理中,較低層可以識別邊緣,而較高層可以識別出更復雜的特徵,比如數字或字母或人臉。

大多數現代深度學習模型都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特別是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此外,使用深度學習的架構還有深度神經網絡,深度信念網絡,遞歸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例如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音頻識別,社交網絡過濾,機器翻譯,生物信息學,藥物設計,醫學圖像分析,材料檢查和棋盤遊戲程序。在這些領域,深度學習算法給出了和人類專家相當的結果,甚至在一些地方超越了人類專家。


為何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如此強大呢?

“深度學習”,“人工神經網絡”,你知道二者之間的關係嗎?

通過前面的一篇文章,我們知道,計算機識圖需要經過兩個步驟:特徵提取和特徵分類。大家能瞬間看出鳥和飛機的區別,但是計算機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運算才能提取出來“有沒有眼睛”這一特徵,而且選取哪個特徵往往需要人去手工設計,而手工設計的特徵往往很難表現“頭髮是否濃密”這一抽象概念。深度神經網絡可以做到自動從眾多圖片中學習有效的特徵,而且將特徵提取和特徵分類這兩個獨立的步驟合二為一。可以說神經網絡就像是一個黑箱子,你只管輸入,它自動會給你反饋結果。

“深度學習”,“人工神經網絡”,你知道二者之間的關係嗎?

在深度學習領域,另一個被津津樂道的例子就是曾經的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世界級大賽——Image Net挑戰賽。它的其中一項比賽內容是讓計算機對1000類圖片進行分類,比賽從2010年開始,一年舉辦一次,前兩年的最好比賽成績,其分類錯誤率也在25%以上,遠高於人類的分類錯誤率5.1%。直到2012年,事情才迎來了轉機,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團隊放棄大家普遍採用的手工特徵設計,採用了深度神經網絡的方法,一下子將圖片分類的錯誤率降低了10%左右。自此,更多的團隊通過神經網絡的方法來實現圖片的有效分類,2015年將計算機分類錯誤率降至4.9%,正確率第一次趕超人類;2017年錯誤率一度低至2.3%,同時這也是比賽的最後一年,因為計算機已經相當擅長圖片分類了。

“深度學習”,“人工神經網絡”,你知道二者之間的關係嗎?

深度神經網絡由很多按一定順序排列的層構成,一般有卷積層、ReLU(線性整流單元)非線性激活層、池化層、全連接層、softmax歸一化指數層等。每一層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想了解具體每一層的作用,有志於啃硬骨頭的朋友可自行學習,網絡上和微信讀書上均有很多入門書籍可供參考。

歡迎拓展學習!學習中遇到疑問歡迎留言哦,和小博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