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還重要,它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窗口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的孟慶茂教授做過權威的調查報告,指出:現代化的世界絢麗多彩,特別是智能手機出現後,絕大部分的家長都迷亂在繁多信息,遊戲和短視頻中。

孩子耳濡目染,對手機鐘的短視頻產生了極大的好奇,而這些短視頻最大的壞處就是破壞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

注意力的集中水平對孩子成績的影響,比智商高低還重要,那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什麼作用呢?

這個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還重要,它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窗口

1、 注意力被破壞的三大因素

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的主要工具是大腦,在學習前我們要把大腦調整到學習的狀態,也就是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的窗口,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折射不進來,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講了什麼內容,他們都聽而不入耳,更不要說能把知識點進行儲藏。

注意力不集中,看入眼睛的字,什麼意思都不懂,更不要說去解題;注意力不集中,知識點都是一團亂,根本找不到要點。

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果,所以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的高低更重要,注意力不集中,無論你智商有多高,也是沒有用武之地。

這個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還重要,它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窗口

現在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已經開始注意到注意力的問題,發現注意力的問題在孩子幼兒期就定型,在進入小學學習的時候,就會有表現出來。

現在的社會有太多的因素讓孩子的注意力潰散,短視頻、電視和遊戲,就是讓孩子注意力潰散的最主要三個原因。

父母喜歡看短視頻,孩子聽到響聲往往都會過去湊熱鬧,父母都覺得沒有什麼,才幾分鐘而已,於是一次又一次地讓孩子一起看短視頻。

這樣的短視頻,沒有什麼內容,往往有個笑點,看完就忘記,但是這幾分鐘的干擾,讓孩子短暫地停留短視頻的記憶,無法再做其他事情,一次又一次會破壞孩子的注意力。

這個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還重要,它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窗口

另外很多小孩一看電視幾個小時可以不動彈,很多家長貪圖省事,就讓孩子不停地看,有的孩子的確從電視學了很多語言,家長也津津樂道,覺得孩子從電視學到東西。

可是電視裡的畫面都是直接反射到孩子的腦部裡,根本不需要孩子思考,孩子不停得到這樣的反射,腦部就會遲鈍,想象力會下降,注意力停留在電視情節上,就會集中不了。

有的家長也給小孩打遊戲,覺得小孩很厲害,很會通關,對智能發育非常的好。這個只是假象,遊戲的功能跟電視一樣,也是會破壞想象力和注意力。

在孩子6歲以前,如果反覆讓短視頻、電視和遊戲破壞孩子的大腦,到了上小學的時候,壞處就會顯示出來。父母為了小孩著想,跟孩子一起的時候,看少點短視頻,電視和打少遊戲。

這個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還重要,它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窗口

2、 凡是成績好的孩子,注意力一定是非常集中

之前在一個電視節目中,一個4歲小女孩能集中注意力7個小時,把一個拼圖拼好,4歲能集中注意力,是非常了不起。

注意力的集中時間長度跟孩子的歲數有關係,越大注意力集中應該越長,一般1歲多孩子能集中10分鐘聽你講故事就算正常。

到6歲時候,能集中精力30分鐘都算是優秀,我們現在的課程一節課是40分鐘,其實就是考慮到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問題。

凡是成績好的孩子,注意力一定是非常集中,我們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刻意去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那要怎麼培養?

玩具是最好的鍛鍊方法,例如樂高積木,拼圖,我兒子從4歲的時候開始,就很喜歡玩樂高積木,一顆顆小小的粒子,他看著圖,集中精力,把他拼成一個個 車,房子。

這個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還重要,它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窗口

在拼積木的過程就是注意力集中的過程,現在5歲的他,能三個小時不動彈,一口氣把幾百片的小積木,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模型。

邊看圖紙,邊拼湊,他能享受到樂趣,也能讓家長休息一下,比看電視和玩遊戲要好很多。所以就算是比較貴,做父母的我們,也是肯投資給他。

因為注意力集中與否跟成績有很大的關係,注意力集中,老師講課的內容能吸收整理,做作業的效率會提高,孩子有成就感,這樣循環成績當然會相對比較好。

而成績好,以後補習班的錢就可以省下,給他買積木的錢就當是預支補習班的錢,這個是很划算。

這個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還重要,它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窗口

3、 不要以時間長短來論孩子是否認真學習

注意力集中,一般學習效果也會好,速率就會快,家長一定不能用學習的長短來論孩子是否認真學習。

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在看電視,在玩遊戲,就暴跳如雷,覺得孩子沒有學習,矛盾一觸即發。

最近,有一則新聞刺痛父母的心。

杭州的劉先生一天回家後,發現孩子在打遊戲,檢查作業時發現當天作業沒有完成,詢問孩子,孩子也沒有理會。

這個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還重要,它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窗口

劉先生憋著火氣,二話不說把網線拔了。

眼看著就要勝利的遊戲,卻被爸爸破壞,15歲的兒子也來了氣,父子倆吵了起來。

爭執期間,兒子摔壞了父親的手機,怒不可遏的父親打了兒子兩巴掌。

叛逆期的兒子趁爸爸不注意,拿起一把水果刀,跑回房間,反鎖房門。

劉先生夫婦擔心出事,趕緊報警,最後由民警調和了矛盾。

經過調查之後才知道,原來兒子早就做好了當天的作業,劉先生檢查的作業是週末需要完成。

劉先生一看到孩子在打遊戲,就先激動,青春期的孩子異常敏感。聽到父親激動,就更加不配合,矛盾一觸即發。

父母一定不能用學習的時間的長短來論孩子學習的認真程度,孩子能越高效率的完成作業,父母應該給予肯定,而不是責罵。

這個力集中不集中比智商還重要,它是一切能力之母,是學習窗口

結語: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鏡子,我們應該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變,而不是一味地責罵孩子,來彰顯父母的權威。

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更是父母的責任,讓我們為了孩子以後學習更加輕鬆。

放下你的手機,拿起書本,給孩子講故事,跟孩子玩吧,孩子以後會感謝你對她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