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钱塘第一名伎苏小小:一抔黄土埋,却留香如故

南齐钱塘第一名伎苏小小:一抔黄土埋,却留香如故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多好传诵三贞九烈,却鲜少有人称赞风尘女子。而苏小小,南朝齐时的钱塘第一诗伎,却引得无数才子竞折腰。

有人说,她是唯美版中国“茶花女“的存在,虽然23岁就在无比浪漫的西子湖畔香消玉殒、华美离世,但这或许也是,上天对她最好的成全。

1 父母双亡,沦落风尘

苏小小原本是南朝齐时,钱塘一户殷实的商人之女,也曾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自幼年起饱读诗书。

然而好景不长,在她年少年时,父母亲便相继离世,无常的命运让她沦为歌妓。

南齐钱塘第一名伎苏小小:一抔黄土埋,却留香如故

虽为歌妓,苏小小却极爱诗词歌赋,于是常与文人雅士来往,以诗会友。相貌美艳,再加上气度风雅,苏小小一时间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久而久之,便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伎。

那时的西湖,景色秀美,山路曲折迂回,她便请人制作了一辆精巧的油壁香车。行走在西湖边,时常引来无数旁观者,苏小小旁若无人,一路吟诵:

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女子,慕名而来的男子自然络绎不绝,但苏小小都不为所动。

据说当时的富豪钱万才,望着她嬉皮笑脸地说,

苏小小,只要你嫁给我了,从此能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

他一边说还一边从衣兜里掏出一个首饰,准备给其戴上,没曾想苏小小手指定格在琴弦上,鼓着腮帮,双眼瞪着对方的鼻子,说,


滚开!本小姐没兴趣!

钱万才这被骂,站了起来,从另一个衣兜里摸出了一把银子,“哗啦”一声放在桌上,转身就走。刚出门,后边的银子被丢了出来。

老鸨贾姨妈劝她:“不妨寻个富贵人家,终身也有了依靠”,苏小小回到: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岂在财貌?更何况我爱的是西湖山水,假如身入金屋,岂不从此坐井观天!

苏小小,虽为女子,却也有着男子所不及的才华与潇洒,不屑物质重感情,这样的女子,就算现在也是不多见的。

2 偶遇梦中的情人阮郁

一天正午,苏小小在西湖边上游玩,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倒影旁,一张英俊的面孔晃了一下。她扭头一看,没人,以为是自己的幻觉。

突然,一双手蒙住了她的双眼,她转过身本想给对方一个耳光,对方笑着说,我是阮郁,你不认识我,我早就听过你的芳名,能交个朋友吗?苏小小妩媚一笑,点了点头。

苏小小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遇到心爱之人,自然不会错过。当天,阮郁到苏小小处拜访,便受到美人的礼遇。

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观花赏月,便有了那句: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随后由贾姨妈作主,选了黄道吉日,两人办了婚事。

南齐钱塘第一名伎苏小小:一抔黄土埋,却留香如故

收到阮郁成婚的书信,父亲阮道气得直拍桌子,“堂堂宰相之子娶了歌妓,岂不丢人现眼”,于是谎称自己生病,借机召回阮郁并将其软禁起来。

有情郎一去不返,不知内情的苏小小想思成疾,她只能吟诗以解愁闷:“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但终未得见,最后病倒。

正如《红楼梦》里的那句: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谁不想嫁个家境好的正经人家,可天不遂人愿,最终却还是沦为了风月女子。

虽然对阮郁的思念从未断过,但幸好苏小小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随着时间流逝,她很快解开心结,活回自己。

3 机智化解孟浪刁难

虽然沦落为风尘女子,苏小小却自知自爱,即使达官贵人前来,苏小小也不卑不亢。

据说,上江观察使孟浪到钱塘时,因久闻苏小小盛名,便差人前请苏小小来见。谁知苏小小生性高傲,委婉拒绝。但哪知孟浪数次相邀,苏小小无法推脱,才不耐其烦的动身前去。

南齐钱塘第一名伎苏小小:一抔黄土埋,却留香如故

此时的孟浪,早已有些恼火,堂堂观察使,竟被区区一个诗伎戏耍。于是他打算当场为难一下苏小小,于是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做诗一首。

苏小小淡定自若,微微启唇应道:

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

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短短几句,便展现了自己的胆识与才情,孟浪发现这女子果然名不虚传,此后便对其又多了几分欣赏。

苏小小敢作敢为,不慕权贵,遵从内心,活得肆意洒脱。

4 资助穷书生鲍仁

苏小小虽是一介女流,却也是仗义之士。

那年秋天,苏小小正在湖畔边散步,看到一位少年神情沮丧的男子,身形很像阮郁。得知他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进京赶考,苏小小就自掏腰包,帮他达成心愿。

而当年的穷书生鲍仁不负所望,终于金榜题名,被封为滑州刺史。赴任途中,经过钱塘县,想着去看望昔日恩人,谁成想,赶上的却是恩人的葬礼。

原来,就在鲍仁离开的第二年,苏小小突感风寒,又因积郁成疾,年仅二十三岁,就魂飘九霄了。

临终前,苏小小对乳娘交待:我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

南齐钱塘第一名伎苏小小:一抔黄土埋,却留香如故

鲍仁顾不得颜面,抚棺恸哭,感觉恩情无以为报,于是遵照小小的遗愿,将她葬到西湖西冷桥畔。

自古红颜多薄命。原来,小小是个至情至性的女子,阮郁的辜负成了她心里过不去的坎。久而久之根深蒂固、病入膏肓。一次小小的风寒,就让她魂断西冷桥。

4 此情可待成追忆

苏小小从万千痴男怨女的情世里脱身,活出一抹自己的颜色。

从不少事例中可以看出,苏小小不是那种随叫随到的烟花女子。她多才仗义,不卑不亢;不倾慕钱财,重情重义,对于爱情至死不渝。

佳人虽逝,但数百年来,众名人雅士对她念念不忘。

诗人李贺曾怀念苏小小,写过《苏小小墓》诗篇。在李贺心目中,苏小小如同《山鬼》中的神女一般,是集了山水风物之灵气为一体的女子。

南齐钱塘第一名伎苏小小:一抔黄土埋,却留香如故

温庭筠有《苏小小歌》云:

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

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白居易更有诗云: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清代诗人袁枚亦是其中的一位,收藏有私章一枚,上刻“钱塘苏小是乡亲”。

余秋雨在其《西湖梦》中的论述:

与这种黯淡相对照,野泼泼的,另一种人格结构也调皮地挤在西湖岸边凑热闹。首屈一指者,当然是名妓苏小小。

嬉笑怒骂狂放一生的李敖,来到杭州,也曾说过:若要定居于此,便想死后在苏小小墓碑旁,给自己留个地儿。

或许苏小小更是文人墨客的一个梦,在他们失意时,都幻想着有位像苏小小般的姑娘出现,不嫌弃自己卑微、贫穷,反而解囊相助,激励、欣赏自己。

如果说,现实是冷酷无情的,那么苏小小就是一个令人感到温暖的梦。

作者简介:林之眉,皓然成长、推么推文化传媒签约作者。 独行的诗人,痴迷的语者。写贴近灵魂的文字,给你力量,为你疗伤。

首发:推么推文化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