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问题是帕金森病中期的标志性事件,应在出现之前行DBS手术

患者女性,年龄64岁,病龄八年。

疾病类型:帕金森病。

既往病史:2019年3月8日在青岛齐鲁医院做双侧不可充电脑起搏器手术。

目前用药情况:美多芭每次半片,一天三次,服药时间分别为早上六点,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泰舒达每次半片,一天三次;金刚烷胺每次半片,一天两次,服药时间分别为早上七点和上午十点;息宁每次半片,一天两次,服药时间分别为晚上六点和晚上十二点,药效两个小时。

目前主要症状:左脚老扣地,肢体平衡异常,走路不稳,容易跌倒。

目前程控参数调整情况:现在频率130,电压流1.3,去年8月13日,电压从1.1调到1.2,效果挺好的,11月25号右侧肢体加到1.3效果就不好,因为防疫情到今年3月2号,才把左侧肢体也加到1.3,还是没有效果。

想要咨询的问题:请问教授目前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可不可以把电压再调到1.2?术前脚没有问题,术后出现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谢谢李教授。

李卫国教授解答:

平衡问题是帕金森病中期的标志性事件,应在出现之前行DBS手术


第1个是个青岛的患者,女性的64岁,病史8年,因为这个患者做过手术了,一年前在当地做过手术,现在用药的情况是美多芭三次,每次半片,还有泰舒达也是半片,一天三次,金刚烷胺也是半片,一天两次,还有息宁半片,一天两次,整个药物使用来说还是可以的,他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侧左脚有时候会扣地,平衡有些异常,走路不稳,容易跌倒。

其实平衡的问题,我想正好在这儿再和手术适应症的问题一块讲一下。平衡出现问题,这是在中期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如果平衡出现问题的话,我们希望患者是在平衡出现问题之前去做手术。因为在平衡出现之前做手术的话,可以给患者更多的一个肢体功能的改善,改善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它的平衡能力。这样的话把平衡问题可以往后推,如果患者在手术之前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这种平衡功能障碍的话,如频繁的跌倒,走路也不稳。那么这种术后相对改善的几率就要小一些,这是一个时间点的问题。他现在的参数的调整是一测电压1.3,去年从1.调到1.2,还不错,但是增加到1.3就感觉效果不好了。今年因为疫情的问题,他自己把另外一侧也增加到了1.3,但是还没感觉到什么效果,他想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能不能把电压再调回去一点儿?

可以做微调,因为我们都会把这种程控仪给一定的权限,就是你可以调,他感觉术前脚是没有问题的,术后出现这种情况是怎么情况?那么这种情况脚后在手术前后都会容易出现,那么可以通过程控来改善,这个是没问题的。 但是现在主要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疫情,疫情的问题也催生了一些远程医疗的介入,我们中心有一半的患者,甚至一半更多的患者采用了远程去程控,那么这种远程程控在疫情期间体现了他的优越性。但是远程程控也有一个问题,没有和患者直接的面对面接触,它的效率略微要差一些,但是比患者舟车劳顿或者说没有机会来要便利的多。所以远程程控在这次疫情期间解决了很多患者的程控方面的问题。青岛患者的情况我觉得你可以和当地的医生联系,给做远程的一些程控,或者说自己把参数微调。因为经过这种程控调整的话,这种脚扣地的情况会有改善的,这应该是有信心的。我觉得这个药物暂时先不调,一般来说术后首先要调的是参数。而且你目前参数很低,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么讲,你应用的这种治疗的参数很小,能达到一定疗效的话,说明靶点还是很准的。

平衡问题是帕金森病中期的标志性事件,应在出现之前行DBS手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