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個宦官祖父後,想要當官到底有多難?

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政治才能與文學才能似乎是很少有人能夠兼具的,縱觀歷史上的帝王,會治國的文采不行,秦皇漢武略輸風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才華好的,大多治國極差,南唐李煜,南宋徽宗。

若說兩者兼具,曹操當屬其一。

曹操的王者之路,並不是大家想的一帆風順,他的開局就非常的痛苦。


曹操:有個宦官祖父後,想要當官到底有多難?

陳建斌飾演的曹操

一、宦官家族的官三代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桓帝時期非常有名的宦官,可以說是位高權重。曹騰的職業生涯中有兩個重要的職位,一個是長期侍奉皇帝身邊的“中常侍”,另一個則是皇后宮內的大總管,被稱為 “大長秋”。 曹騰入宮三十年,從沒有大的過失,並且在後來推舉劉志為帝,史稱漢桓帝。曹騰以因此得以封侯。

既然封了侯,這香火自然是不能斷的,爵位得有人繼承。但是曹騰一個宦官並沒有生育的能力,便從旁人處抱養了一個孩子,也就是曹操的父親曹嵩。


曹操:有個宦官祖父後,想要當官到底有多難?

陳坤飾演的宦官形象

曹嵩成年後,憑藉他父親強大的人脈與雄厚的家產,仕途可謂一帆風順。其中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在東漢靈帝時期買官太尉。東漢的皇帝當的最差的兩個人,一個是漢桓帝,一個是漢靈帝。漢靈帝做的事情到底有多出格呢?身為皇帝竟公然張榜賣官,不僅可以買賣,還允許講價甚至賒賬,甚至對於有些人來說還可以優惠與打折。那些賒賬的人,到任以後可以肆意的搜刮百姓,然後將搜刮來的錢財來補交剩餘的價款。

既然有這樣的好政策,曹嵩特爽快的拿了一個億,買了三公之首的太尉。曹嵩為什麼那麼的有錢呢?因為他上一個官職是個肥缺。在他成為太尉之前,任職大司農,大司農位列九卿之一,統領谷貨和財貨,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銀行行長兼農業部部長,是九卿當中油水最肥的那個。

這樣看來曹操也是個官三代!如果想和他父親一樣,通過家族的權勢進入仕途,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到底是讀過書的人,曹操對於他父親這樣的為官途徑是不以為然的。他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的爬向權利的頂峰。

而就是在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的途中,曹操遭遇了人生中的重挫。

二、高高在上的士大夫集團

東漢時期分享國家權利的有三隻力量,一為外戚,二為宦官,三為官僚士大夫。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官僚士大夫集團,它包括現職官員和準備做官的讀書人,比起外戚與宦官,他們人數更多,對社會政治的影響更加厲害。

這隻的力量的核心是一些時代為官的世家大族,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東漢,他們世代傳習儒家經典文化,所以對於宦官勢力帶有強烈的敵意與鄙視。


曹操:有個宦官祖父後,想要當官到底有多難?

士大夫階層

這些官僚士大夫群體學習儒家經典,儒家文化裡首先強調的就是“忠”,忠君愛國。如果以這個思想來看待宦官,宦官則是操縱控制皇帝的一群奸佞小人,他們影響了皇帝,導致皇權旁落。其次,宦官本身地位低下,在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眼裡,他們不過是與豬狗的同類罷了,豈可在朝堂之上置喙。最後當然還是權利的爭奪,宦官與士大夫的權利的爭奪就是你進我退,你多我少的局面。當宦官的將手伸向朝堂的時候,無異於就會打壓官僚士大夫的勢力。例如曹嵩買官太尉一就極大的觸動了士大夫們的利益。

據《後漢書》記載:“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與閹寺,士子羞於為伍。”士大夫群體以與宦官打交道為恥。

就是這樣的一個政治環境,導致曹操根本不被士大夫階層認可。有個身為宦官的祖父,還有個高調又貪婪的父親,出身宦官集團的曹操,想要進入官場,士大夫階層是必須要跨過的鴻溝。

三、與兩大集團的決裂

毫無疑問,初入仕途的曹操受到了士大夫強烈的鄙視與敵意。但曹操生來倔強,是不會輕易向命運低頭的。很快,曹操就向官僚士大夫集團下達了戰書。正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想要得到官僚士大夫集團的接納,曹操必須得到他們的核心人物的認可。曹操把目光鎖定在了許劭的身上,許劭是東漢末年著名人物評論家。他每月都要對當時人物進行一次品評,人稱為“月旦評”。因為東漢時期品評人物的風氣十分盛行,這其實就是士大夫階層排除異己的一種手段,想要進入這個圈子,你必須得到這個圈子的認可。所以許紹在當時的環境下非常的有話語權,凡是得到他的肯定的後生,在今後的仕途上就有可能破格得到提拔。


曹操:有個宦官祖父後,想要當官到底有多難?

許劭月旦評

但身為士大夫階層的許劭也同樣很鄙視曹操這樣的宦官家庭,自然是沒有給曹操好臉色看。曹操也從一開始送禮說好話,開始慢慢的變為脅迫的手段。這也恰恰反映了曹操的性格和行事風格,一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手段的年輕人。

被逼無奈之下,許劭給了曹操一個評價。曹操聽聞大喜而去。曹操向著士大夫階層總算是靠近了一點點。

但對於這個評價後世的史書有著完全不同的記載,一則《後漢書》言:“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二則《異同雜語》言:“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奸賊、英雄、能臣、奸雄,這幾個完全矛盾的詞語出現在了不同的史書當中,那到底哪個說法更真實呢?

十二更認同《後漢書》記載。

畢竟曹操對於自己的評價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他自己本身是十分贊同英雄這個說法的,英雄在東漢時期是高頻率的讚揚性詞彙,曹操若是聽聞許劭的評價是奸雄,恐怕不會大喜而去。

得到了許劭的評價之後,曹操很快便開始他的公務員生涯,他得到了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一個正式職位——洛陽北部尉,相當於洛陽北區公安局局長。這個職位的推薦來自於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的推薦,司馬家族是當時顯赫一時的名門望族。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許劭的評價開始起作用了。

士大夫階層開始試著接納這個年輕人。

年輕氣盛的曹操上任之後,立馬開始收拾宦官集團的成員,首當其衝的就是蹇碩的叔父,蹇碩是東漢靈帝最為寵幸的一個年輕的宦官。蹇碩的叔父仗著侄子的權勢,在洛陽城裡為所欲為,一日在宵禁之後仍在街上游蕩,被曹操的巡衛隊給逮了個正著。

曹操一看機會來了,想要表示對士大夫集團的忠心,拿宦官集團開刀自然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曹操不能向自己的家族下手,而蹇碩的叔父正好能夠成為替罪羊。曹操問清楚情況之後,下令杖斃。

這件事情在洛陽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蹇碩自然是咽不下這口惡氣的,曹操很快遭到了蹇碩的報復,又被貶職又被髮配。曹操在一番輪轉之後,竟然回到了蹇碩的手下成為了典軍校尉。曹操一邊面對著想要決裂的宦官集團,一邊面對著不肯接受自己的士大夫集團,兩頭為難。

然亂世出英雄,就在曹操兩頭受氣的時候,東漢末年時局動盪,改弦更張的時刻就要來了!屬於曹操的時代也要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