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靠垃圾分類當上CEO:尊重孩子興趣,等於助力孩子的未來

9歲男孩靠垃圾分類當上CEO:尊重孩子興趣,等於助力孩子的未來


近日,我被美國7歲的男孩子瑞恩當上CEO驚到了,結果發現他是靠回收垃圾發家的。


原來瑞恩在3歲的時候就對垃圾分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爸媽為了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


爸媽也跟著孩子一起去回收垃圾,父母還給他提供配套的裝備,手套和墨鏡。


對於回收回來的塑料瓶爸媽一起幫助他清洗、曬乾、分類再裝載。


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的業務也在與日俱增。


他們已經回收了20萬個瓶子和易拉罐,瑞恩已經存下7.6萬元,已經達到了他“人生的巔峰”。


網友們評論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在做看似不務正業的事情,家人在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


“父母不干涉就是最大的幫助”


盧梭曾經說過:“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習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父母能夠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尊重。


而對孩子來說,遵從自己的愛好,內心是快樂的,爆發的力量也是無限的。


尊重孩子的興趣,父母適當的引導和鼓勵,才是正確打開孩子未來的方式。


9歲男孩靠垃圾分類當上CEO:尊重孩子興趣,等於助力孩子的未來


01

興趣會讓孩子更加的自信


曾經有網友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


我的兒子,天天只知道拆鬧鐘,因為這事,我教育他好多次。


這天,我一進門就看到,兒子又把鬧鐘拆的七零八碎,當時就火冒三丈。


大聲的怒斥:“告訴過你不讓你拆鬧鐘了,你怎麼不聽呢?”

“我告訴你,明天開始去上課,你從畫畫和音樂裡面選一個吧!”


兒子想學拆裝鬧鐘,被我硬生生的壓著去學畫畫了。


此後,兒子只要說想拆鬧鐘,就被我狠狠的批評教育一頓,再後來,兒子不提了,只是像變了一個人。


不願意和別人溝通,總是低著頭,整天悶悶不樂,無精打采的。


最後,對什麼都沒有興趣!


眼睛裡裝滿了失落,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


蒙特梭利的觀點認為:每個孩子天然有他們的使命,而若父母想決定孩子的命運,他們就是破壞了孩子的命運。


興趣是最好老師,是學習的最大的動力。尊重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自己選擇屬於自己的使命。


被剝奪興趣的孩子,就會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和能力,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


鄰居對教育孩子總有妙招,她分享過這樣的一個案例:


兒子在上初中的時候迷戀上了烹飪,並決心要當一名廚師,甚至要放棄學業,當時一聽,鄰居心裡也很著急,冷靜下來一想,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後來,他就和孩子一起去上烹飪課,孩子很開心,學的也特別的快。


過了一段時間,她就帶著兒子去參觀國內一流的大學,兒子感受到大學的氛圍和誘惑力。


回來後就改變主意了,說要上大學。


在大學裡,當同學野餐時,他會帶著烤箱、拉風。


可以想象,他會多受歡迎,在別人羨慕的同時,自信心也會倍增。


尊重孩子興趣的同時也要學會適當的調整,讓孩子在開心的狀態下接受自己適當的意見。


尊重孩子的興趣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自信,有勇氣去嘗試和探索新鮮的事物,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9歲男孩靠垃圾分類當上CEO:尊重孩子興趣,等於助力孩子的未來


02

興趣會激發孩子的潛能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的一個分享:


小華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喜歡研究它們的習性,開始由於觀察小動物,弄的滿身是泥,父母覺得他不務正業,於是阻止他去外面玩,父母希望他可以學鋼琴。


他總是趁爸媽不注意就去偷偷去公園玩,有次,他拿著一個黑蜘蛛回家。


父母大發雷霆,被爸爸一腳踹死了,媽媽也摔壞了他的百寶箱,他積攢了幾年的標本沒有了。


從那以後,他的學習一落千丈,變得沉默寡言,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在此之前,小華的生物曾經老師說:“小華,很聰明,好好培養,將來一定會成為出色的生物學家。”


兒童的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過:“兒童本性中潛藏著強烈的創造的慾望,只要我們放手讓兒童實踐探索,就能培養出創造能力,使孩子最終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


父母尊重孩子的興趣,會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強加的興趣不會激發孩子的潛能,還會適得其反。


最近,7歲的皮卡的直播科學實驗在網上走紅,孩子做的實驗了大約有幾十個。


媽媽介紹說,剛開上課的時候孩子對做實驗比較感興趣。


回家後,孩子會自己找一些實驗的器材,自己偷偷的擺弄,時間長了被我們發現了。


後來,我們索性就陪孩子一起去找實驗的器材,一起和兒子做實驗。


沒有想到兒子越來越喜歡。


實驗的範圍也在逐漸的擴大,動手的能力越來越強。


興趣得到滿足的孩子,更容易調動自己的主動性,積極的去探索,同時,也會提高自己的思考力和學習力。


布魯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


對感興趣的事物行進觀察和學習的結果會讓人出乎意料,孩子只有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效率才是最高的。


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他的創造力力和專注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9歲男孩靠垃圾分類當上CEO:尊重孩子興趣,等於助力孩子的未來


03

怎樣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有些父母也想尊重孩子的興趣,可是,卻不知道怎樣去做,下面的幾種做法可以參考一下。


1、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


近日微博陳美玲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她培養出了3個斯坦福大學的兒子:


陳媽媽在視頻中這樣說,下雨天她就會帶孩子們出去玩。


在公園的水裡面放葉子,看誰的葉子跑的快,為什麼會下雨呢?讓他們好多的興趣去找答案。


他們看得到,感受得到的話,學的會很快,也不會覺得學習很辛苦。


日本的教育家木村久一說:“父母要善於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隻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慾。”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要善於給孩子提供發現興趣的土壤,讓孩子在玩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興趣,在興趣中引導孩子到學習中。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積極的給孩子創造激發興趣的條件。從而發展孩子的興趣。


2、鼓勵孩子堅持自己的愛好


知乎上網友曾經分享說:“他的兒子從小就喜歡學習英語,其他的學科成績一般,為了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在暑假的時候,遵從了孩子自己的意願,去上英語補習班,孩子學得很開心。”


後來,大學期間他放棄了熱門的主修課程,拿出時間來學習英語,孩子最後過了英語八級,還拿到了高級別的英語劍橋的證書。


美國的詹姆斯約翰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某一方面的興趣與他的志向結合起來,那麼,離成功就已經不遠了。”


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做起來會事半功倍。


孩子就會把自己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進去,這樣更容易成功。


父母要試著引導孩子在興趣方面花時間,尊重孩子的興趣並發展下去,孩子才有可能在某一領域取得突出成就。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同事的女兒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全區的第一名,她曾經分享說:


她家裡最大的房間是書房,在高高的書架上擺滿了他和丈夫多年收藏的書。


每天吃完晚飯,他們都會帶著女兒一起去看書,至少一個小時。


受他們的影響女兒也特別喜歡讀書,特別是名人的傳記,偶爾還會推薦給她幾本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書。


女兒常常和她開玩笑說:“媽媽,我讀了這麼多的書了,你再不學就跟不上我了!”


父母是孩子的模板,其實好多孩子的興趣都源於父母的薰陶。父母的自我教育是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尊重孩子興趣的同時,父母要給孩子最積極的的引導,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每一個細節。


尊重孩子的興趣,可以讓孩子更加的自信,繼而發揮自己更大的潛能。


父母要給孩子正面興趣的影響,讓孩子在快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END—

作者簡介:筆畫夢境,80後的寶媽一枚,喜歡看書、寫作,熱愛生活,願把生活的點點滴滴放在文字裡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