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艾籺

是欽州常見的小吃

因其工藝繁複,口感綿逸

又承載著傳統習俗,深受歡迎!

艾草

經常被摘取來製作餅等糕點食用

以達到避邪氣、驅寒毒的功效

據《食物本草》裡介紹

艾草還具有祛溼、暖胃、清腸等功效!

穀雨前後,萬物生長

在大樹下、菜地旁

有這樣一種草本植物

它植株雖小,但是長勢生猛

很容易就被人們發覺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採摘回來,經過巧手加工

就做成了人人喜愛的艾籺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在黃屋屯鎮圩埠村

每逢穀雨

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艾籺

張梅蘭也算是個中能手

她要為家人做上一些艾籺

在農忙間隙,一飽口福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與流行於各地的“青團”不同

欽州地區製作食用的

是具有本土特色的艾籺

製作艾籺

所需材料十分簡單易得

到戶外牆角,俯拾皆是

柱麻葉就生長在野草叢中

艾籺加上這一味

傳說吃了可以拔虛汗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轉身進入菜圃,走到籬笆邊

新鮮嫩綠的野生艾草就在腳跟前

相較之下,艾草長勢雖猛

適宜食用的時間卻短暫得很吝嗇

雨水時節過後,才肯冒出新芽

至清明前後,是最鮮嫩的時候

村民們介紹,艾草有溫經、去溼、散寒、

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過敏等作用

農人們都懂得

想吃艾籺,要不失時機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採回了艾草和柱麻葉

擇去纖維粗糙的莖梗

只留下葉片,淨水漂洗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水燒熱

兩種葉子混合著入鍋燙軟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燙得軟熟了,在砧板上剁碎

農婦的“雙刀流”十分精湛

到再次入鍋時,葉子已經剁成了漿狀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經過翻炒,多餘的水分蒸發殆盡

黏糊糊的艾草漿被撈出

拌入大米磨成的粉裡

攪散,和勻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到了製作的最後一步

張梅蘭請來了幫手

米粉和勻了艾草漿,撒一點紅糖

才能吃出甜味來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草漿黏糊糊的,搓出了形狀

要用什麼東西來盛放呢?

村裡的木菠蘿葉片取之不盡

木菠蘿葉片稍厚,不易變形

用來托住艾籺,最合適不過了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兩人配合著

很快地,一屜艾籺就做成了

蒸熟前的樣子

鮮綠的光澤仍透著一股清新的氣息

彷彿在告訴人們

不抓緊時間吃幾個艾籺

就別再想能吃到了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廚房裡,熱鍋熱水

正等著艾籺進鍋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入鍋後,在等待的時間裡

家人們吃完了晚飯

此時夜幕籠罩了整個村莊

屋外一片蟲鳴,村子更顯得寧靜了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掀開鍋蓋

艾籺已經炊熟

蒸汽散去後

發現它們已經變了顏色

咬一口

口腔裡立即填滿了艾草的馥郁芳香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撕開木菠蘿葉片

這一面印著葉脈的紋路

有一種迷之美感

炊熟後的艾籺質地細膩

不再軟塌塌的,不會粘牙,十分爽口

隔離鄰舍,大人小孩,都圍在桌邊

爭搶著要做第一個嚐鮮的人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艾籺成為了大家每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在外求學的孩子、遷到城裡的親戚

也都要嘗一口這家鄉的味道

因此,艾籺是要多做一點出來的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主食不夠,野草來湊

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

可是前輩們

實實在在地經歷過這樣的苦日子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已不再艱苦

但是採集生存的技能

已經嵌入了農民的基因裡

在合適的季節,吃上幾個艾籺

也仍是農村裡的飲食傳統

極具本地特色的艾籺,是每個欽州人的最愛,睇到都流口水……

你喜歡吃艾籺嗎?

自己會不會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