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三國殺!確定不來看?


以下文章來源於董法白話金融 ,作者董法法

原油三國殺!確定不來看?

董法白話金融

超高估值金融律師,資本市場的守夜人,精準排雷完美避險,史上最強投資保護,價值趨勢量化對沖,天天用腦永遠不老。


原油三國殺!確定不來看?


北京時間22:00歐佩克+產油國就油市舉行視頻會議——一場大秀。


從3月6日到現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三國盡情撕逼狂秀底線!直到上週,經過一連串密集雙向溝通,終於讓三方重回談判桌,川普急著喊起來原油多單!與之對應,一個月來,油價出現了戲劇化漲跌,先是暴跌了70%,隨後在4月2日晚間又由於大統領唱多而暴漲40%。


最大看點,就是OPEC變成了OPEC+。


這個+,是加上了米國,OPEC誕生於1960年9月14日,最初組團的是五個國家,後來又有8個國家加入,目前OPEC有14個成員國。


經過連續二次石油戰爭,第一次石油戰爭(1973年-1974年),第二次石油戰爭(1979年-1980年),努力聯合抱團後,OPEC才拼命從米國手中拿回了—

石油的定價權。


其後,金磚五國上位,尤其是兔子國的崛起,全球對石油的需求量不斷增長,石油價格最高竟然飆到了140美元一桶。這讓中東國家積累了鉅額財富,又是王子們窮奢極限不要臉的生活,又是中東各國開啟買買買,全球大撒幣模式。


萬萬沒想到,米國拉著頁岩油的大棒捲土從來,隨著頁岩油開採技術的成熟,米國的頁岩油日均產量不斷攀升,到2014年,米國原油日產量已經超過了900萬桶。


萬般無奈中,沙灘悍然挑起了石油戰爭,突然大幅增產。沙灘的如意算盤是一舉絞死——米國的頁岩油。


沙灘太高估自己的實力,完全依賴石油產業,又歌舞昇平太久了,上面一群紈絝子弟,結果2015年,沙灘赤字就達到1000億美元,創下是歷史最高,再打下去實在是扛不住啦!


米國的頁岩油非但沒有倒下,還靠著垃圾債市場撐過來了。


最終的結果是,OPEC單獨已經無法穩住油價了,只好聯合毛熊,組成了新的OPEC+,達成了減產協議。然後乘著2017年的全球經濟強勁,石油又過了一段還過得去的日子,雖然再也回到不從前了。


OPEC+的減產努力,卻便宜了米國的頁岩油。隨著油價的上升,米國的頁岩油越產越勇,


到2018年,米國的石油產量超過了沙灘與毛熊,成了全球第一大原油產國。


甚至到2019年,米國變成了原油淨出口國。根據EIA的數據,2019年11月全球石油日產量是8346.4萬桶,而米國的產量是1286.6萬桶,

佔比達到15%。


覆盤下,這次石油大戰之前的三國殺各方基本盤。非常明顯,沙灘和毛熊是不得不開戰,OPEC繼續執行減產,表面上穩住哄抬油價,BUT,米國卻繼續瘋狂擴產,只享受利益,卻不控制產量,正好遂了川普的心——有便宜必須佔。


藉著疫情,全球大面積停擺,石油需求量瞬間萎縮了,油價也開始崩盤。米國自身羸弱。沙灘和毛熊或明或暗的聯手,表面翻臉,實則背地裡爆錘米國頁岩油企,


沙灘和毛熊手裡的王牌是——原油生產成本優勢。對於中東地區的國家來說,原油的開採成本是很低的,平均生產一桶的成本都在10美元以內。毛熊原油開採成本就要相對高一些了,但也可以控制在30美元左右。


米國的所開採的頁岩油成本十分高,甚至超過30美元,一度達到了一桶40美元。


頁岩油還有個巨大的BUG——開採具有初始投資高、回收週期長。


傳統油田可以通過二次、三次採收維持峰值,延長生產週期,而頁岩油只能一次採收,峰值不持久。這個特點導致頁岩油生產成本很難一降再降。為了提升產量,必須不斷投入活躍鑽機,這使採油企業的負債不斷提高。


全球油價只有回升至40美元/桶左右,才能令米國頁岩油企業實現盈虧平衡,擁有足夠收入支付逾9300億美元債券本息。若BBB信用評級的頁岩油公司債息差持續走高,美國逾1/3的頁岩油企業高收益債券將被打回原形,


徹底淪為垃圾債券。


而3月18日油價再次大跌當天,多家頁岩油企業高收益債券價格大跌逾50%,來自頁岩油企業高收益債券拋售潮。


可能成為米國新一輪金融危機的潛在導火索.


而本著先護盤後抗疫的原則,川普不能容忍,油價大跌導致股市遭到“熔斷”。不僅如此,油氣公司破產潮將加重失業問題,對川普的大選進一步造成負面影響。


川普必須“調停”除了為股市護盤,還有就是全力保護——大選票倉,低油價對美國原油生產商造成毀滅性打擊。而頁岩油主產區德州和路易斯安納是共和黨的票倉。早在2016年大選期間,川普充分利用了能源議題,為自己攫取了大把選票。最後倒向川普的搖擺州中,弗吉尼亞、賓夕法尼亞、俄亥俄都是過去幾年頁岩氣產量暴增的州。


維穩頁岩產業是川普保護大選票倉的必行之策。


還有一個大家都忽視的送命題——石油美元體系。


上世紀70年代金本位制終結之後,石油美元體系就一直是美元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之一。石油美元體系的形成要追溯到1971年米國政府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後,時任總統尼克松同意向沙灘提供軍火和保護,條件是沙灘所有的石油交易都要用美元結算。由於沙特是OPEC中最大的產油國和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其他國家也很快採用美元進行石油交易,石油美元體系從此確立。


川普上臺後,米國能實現原油和成品油淨出口,達成“能源自給自足”的最終目標。而在2019年底,米國終於成為了原油淨出口國。這絕不是簡單的石油自給自足,實際上實現了他所謂的“米國優先”,將石油美元的體系決定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沙灘的地位因此急轉直下,雖然小王子和川普的女婿有私人關係,川普也幫他平了記者被殺事件,但是米國現在完全可以毫不在乎的作壁上觀,沙灘和宿敵們各自廝殺,甚至想換下小王子。


小王子當然也不是吃素的,除了石油戰,還利用這麼多年撒幣,慢慢的成了華爾街和硅谷最大的金主。一言不合就抽走了達利歐的橋水基金的資金,搞得老達差點爆倉。另一邊也對孫正義的願景二期,sayno,逼的他不得不賣掉最值錢的阿里巴巴股份,還和wework打起了股權轉讓官司。美聯儲也不得不變相“鎖倉”美債,啟用臨時性美債回購便利工具,提供了一種新的美元融資渠道。


至於說毛熊不會忘記,當年米國就是通過石油擊潰蘇聯的!


1973年以沙灘為首的OPEC開始限產,對西方實行石油禁運,爆發了第一次石油戰爭。勃列日涅夫就覺得西方是我的客戶啊,可以賣石油給西方換取美元,然後就可以買糧食了,只是簡單的把石油這種戰略資源當成了普通商品。


石油戰爭讓油價翻了好幾倍,同時蘇聯又接二連三的發現了好幾處大型油田。那個時候,蘇聯政府每在油田投入1盧布,3、4年內就能獲得將近40盧布的利潤。這種高回報,進一步刺激著開採量一漲再漲,蘇聯在短時間裡聚集了大量的外匯。


什麼政治隱患,什麼極不合理的工農業比例等問題,這個時候全都被滾滾而來的財富掩蓋住了。缺糧食?國外買,缺設備?國外買。當時蘇聯最時髦的生活方式,基本都是通過國外買買買實現的,日本的錄音機、電視,西歐的服裝、香菸。通過石油賺錢實在是太容易了,已經沒有人願意去做其他的事情。


蘇聯得了嚴重的“荷蘭病”。


1985年,里根政府和沙灘達成一致,沙灘石油產量突然從日產200萬桶,猛增到900萬桶,米國也從300萬桶,增加到800萬桶。


大量石油注入國際市場,油價應聲下跌,從30美元跌到12美元。給了蘇聯幾乎致命一擊。


這時糧食,經濟問題開始爆發,西方對蘇聯實行石油開採設備的禁運,加上之前蘇聯在石油開採上急功近利,只揀容易的開採,蘇聯石油出口量銳減。

後來的戈爾巴喬夫上臺同樣醉心於內鬥,甚至變本加厲,再加上莫斯科紅場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


最終,在1991年12月25日19時32分,蘇聯紅旗從克里姆林宮降落,第二天宣佈蘇聯不再存在。


這一切,普大帝都曾經親身經歷,相信這難的機會,必然會給米國重重一擊!


基辛格曾經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前二天,4月6日,基老又在《華爾街日報》刊登評論,指出目前米國民意分化,必須有一個有效率、有遠見的政府來克服當下在規模上和全球範圍內“前所未有”的困難,因此維持公眾的信任對於社會團結、社群關係和國際和平穩定是至關重要的。和上一次世界秩序改變前夜一樣,全世界都陷入了一場戰爭,一場沒有硝煙、且只能贏不能輸的戰爭。


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這個世界.


那麼石油美元體系那?


就在本月,國務院針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原油替代,造好自己的車。


最新數據,3月份中國純電動車的批發銷量為47000輛,特斯拉3月中國汽車銷量為10160輛,


特斯拉創下了其在中國的最高月銷量。


原油三國殺!確定不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