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屬國有企業發展闖新路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洪靜雯

船至中流,奮楫者先。當前經濟社會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有企業發展出路在哪?今年,湘潭市多家國有企業紛紛打出“組合拳”,通過整合創新,走出新興業態培育之路;通過築巢引鳳,走出多元發展之路;通過科學化管理,走上經營壯大發展的康莊大道。從而加快推動國有經濟的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為探索企業轉型發展打通了新路。

質量變革

“不斷加快企業轉型步伐,積極向市場化、實體化、專業化轉型發展。”在今年市屬企業一季度工作調度會上,作為推動混合所有制先行先試主力軍,湘潭城鄉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明確了新的發展計劃。

“我們以競爭類企業為突破點,對下屬企業、項目公司開展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優化產業佈局,提升資產收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正在實施混改的公司是湖南蓮城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這是湘潭市唯一一家能夠從生產到施工,完全自主完成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國有企業,擁有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三級資質。目前,已經開始實施員工持股混改,員工持股率達49%。

除此之外,該集團還通過多種模式進行質量變革。市規劃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裝飾裝修部,擬將裝飾裝修部“法人化”,引入戰略投資者,並適時開展員工持股;開元發展(湘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在市政府授權範圍內從事國有資產投資、經營、管理及片區開發等業務的公司。今後企業將通過與相關省屬國企合作,轉讓51%以上股權。

在項目公司的合作混合制改革中,一方面,城發集團計劃與江西電建合作投資黑臭水治理及資源化利用項目,由其佔股70%,負責項目建設運營;另一方面,城發集團還將與中信建發合作投資,在合資公司中各自持股比例為34%和66%,按照股權比例提供項目資本金和投資資金。

動力變革

近年來,湘潭市智慧交通蓬勃發展,基礎設施和裝備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行業管理體系和管理方式不斷優化,運輸服務的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湧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也在不斷增強。在此基礎上,今年湘潭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發集團”)將發展視點對準移動互聯網智能交通產品,以互聯網思維為突破口,通過混改試行、拓展產業等舉措,蓄力發展動能。

今年,交發集團擬入股本地社區生鮮電商——湖南慧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線上下單,線下服務到家的生鮮類服務模式,做大湘潭市場;迎合“彈性預約響應式”出行,擬入股“曹操出行”湘潭唯一代理商湖南長盛位位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打造湘潭市實際運營的首家合法網約出行公司,迅速切入出行市場;擬與湖南來訊科技公司、珠海交通集團、杭州捷行公司和武漢譯碼當先公司成立合資信息技術公司,開發及運營湘潭出行APP、新旅遊平臺、智慧工地平臺、物流配送平臺等。

在產業自我培育方面,以湘潭交發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為載體,整合集團旅運資源,構建“一車一社一網三中心”(即一個旅遊車隊,一個國際旅行社,一張全域旅遊網,湘潭旅遊集散中心、韶山及湘大紅色培訓中心、湘潭市研學及安全教育培訓中心)的綜合旅遊發展版塊,拓展湘潭交通安全教育培訓基地;以湘潭交發物資貿易有限公司為主體,致力於打造高質量建材、高品質汽車及其他大宗物資供應商,供應集團以及其他投融資平臺公司的工程項目建設所需的主要建築材料,運輸板塊需要新增的客運車輛及配件等,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效率變革

湘潭電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潭電化”)2019年不僅做優做強做大傳統錳系產品,還相繼開發新產業,錳系電池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和環保三大產業並進齊驅,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全集團上繳稅金1.2億元。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助推公司成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春節期間,公司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還確保生產經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湘潭鶴嶺電解二氧化錳生產基地、汙水處理公司三廠一中心、廣西靖西三個工地一直都在有條不紊地生產。其中電解二氧化錳鶴嶺基地生產正常,日均產量達132噸。靖西基地滿負荷生產,每日產能為160噸左右;靖西新能源無水磷酸鐵產量達到100噸/天。汙水處理生產平穩,河西、鶴嶺九華汙水處理廠日均處理汙水27.5萬噸。

公司規模越做越大,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效率的變革擺在了公司發展的首位。今年湘潭電化預計投入500餘萬元,啟動“智慧電化”信息化項目,將集團下屬所有子公司囊括其中,主要推進財務板塊、人力資源板塊、供應鏈板塊和OA板塊,打破原有的系統藩籬,建立集團層面的人、財、物大數據庫,開展智能分析和風險提示,便於實現精準管理,以達到提高管理效率、實現電化整體管理水平的大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