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還記得童年時代養蠶的日子嗎?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詩句反映了那個時代百姓的悲慘境遇,養蠶辛苦,種地辛苦,廣大農民過著艱難的生活。而農民群體自古以來,似乎就處於弱勢地位。希望在當今這個偉大的時代裡,可以改變。

鄉愁:還記得童年時代養蠶的日子嗎?

鄉愁:還記得童年時代養蠶的日子嗎?

母親在世的時候,家裡每年都會養蠶。雖然最終結出的蠶繭,也換不了多少鈔票。但母親仍然堅持著,她正是這樣一位傳統的農村婦女,勤勞本分,任勞任怨。家裡雖然不富裕,母親卻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我記得那時候,母親在院子裡種了一大株葡萄,葡萄藤繞著椿樹往上延伸。我常常在葡萄成熟的時候,夾著樓梯,去採摘。除了葡萄,母親還喜歡種絲瓜、葫蘆。而葫蘆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每到夏天葫蘆結瓜的時候,母親就會燉一鍋葫蘆和排骨,來家裡做客的小夥伴們自然也有了口福。

憶起這些瑣事時,感嘆母親的確很能持家。

鄉愁:還記得童年時代養蠶的日子嗎?

暮春時節,桑樹開始長出嫩綠的葉子。父親從鎮上買來蠶卵,然後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比如剛燒火做飯之後的灶上。不出六七日,蠶卵就孵化出來了。很細很短小的一些小傢伙,在簸箕裡蠕動著。這時候,母親就將桑葉採摘回來,用剪子將其剪碎,然後餵給小蠶們吃。

小蠶漸漸長大,母親不斷給它們搬家。這些小傢伙,由最初待的一個小簸箕裡,被陸續分在了二十多個大簸箕之中。而它們的食量也增長得驚人,我們每天都要去採摘好幾揹簍桑葉。夜深人靜的時候,蠶吃桑葉發出沙沙的聲音,母親還忙碌著照料這些小傢伙。我常常在半夜醒來,山裡的蚊子特別多,很難好好入睡。這時候,母親會一邊給我搖著蒲扇,一邊驅趕著蚊子,直到我再次睡著。

鄉愁:還記得童年時代養蠶的日子嗎?

小傢伙們的新陳代謝很快,每天都會在簸箕裡產生一層黑色的顆粒。母親總是不厭其煩地將蠶轉移到新的簸箕中,然後撒上一些石灰進行消毒。我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母親。而母親,從不提出讓我幫忙。她也不會強迫要求我一定要看書做作業,記憶中,我一直有很多自由,這自然令同齡人有些羨慕。

兩三個月後,父親就去松林裡割來許多不知名的一種植物。然後,將蠶一個個放入植物叢裡。小傢伙也不再進食了,一天天過去,植物上漸漸出現蠶絲。到最後,終於成為了一個個橢圓形的潔白蠶繭。然後,父親和母親將蠶繭摘下來,背到鎮上收購站賣掉。

母親去世後,家裡就不再養蠶。

幾年過去了,父親將田邊的桑樹陸續挖掉。從此,有關養蠶的所有東西全部消失在我的視野裡,那麼地決然。我不知道父親為什麼一定要砍掉全部桑樹,哪怕是留存一點念想也好。

鄉愁:還記得童年時代養蠶的日子嗎?

中央七套的農業頻道,播放某村的農民靠養蠶致富的專題片。

我問父親,那時候我們養蠶為什麼就沒有致富了。父親笑著我,家裡每年才養多少蠶哦。是呢,種植業和養殖業都需要規模化經營,可家裡那時候,哪來的本錢和承受風險的能力?

父親沒有再說話,默默地抽完一支香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