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國人追捧的“中山裝”,竟不是孫中山設計的,而是一個裁縫?

說起孫中山先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他是我國近代史上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同時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愛國主義者。當然了,歷史上的孫中山先生,也不僅僅只是一位推翻帝制,創立民主共和的革命先驅,同時也是一位提倡新風,革除陋習、“移風易俗”的先行者。而說到這裡,想必你就想到了“中山裝”。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裡,“中山裝”是孫中山親自設計、並倡導的,而且還一度受到國人的追捧。可以說,中山裝的出現對我國的傳統服飾是一次影響深遠的改革。

因為在古代時期的漢族,男子均束髮,身著寬袖袍服為主。等到清軍入關之後,便開始強令中原男子剃髮留辮,且統一著長袍和馬褂。其中最為突出且帶有民主壓迫性質的便當屬長長的辮子了,因此還被一些外國人蔑稱為“半邊和尚”。辛亥革命爆發前,一些知識分子開始剪掉辮子,脫下長袍馬褂,而留起了西發,穿起了西裝。

深受國人追捧的“中山裝”,竟不是孫中山設計的,而是一個裁縫?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隨後便頒佈了一系列法令,其中就有號召人民“滌舊染之汙,作新國之民”,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剪辮易服”

剪掉辮子倒是簡單,一剪刀下去也就完事了,如果想弄個髮型的話,那稍加修剪也可以做到。但這“易服”怎麼實行呢?按照我們常人的理解,無非就是脫掉長袍馬褂,穿上西式的服裝就可以了。這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如果有條件的,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於孫中山等人來說,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深受國人追捧的“中山裝”,竟不是孫中山設計的,而是一個裁縫?

在當時有人仍然主張穿長袍馬褂,也有人建議乾脆著西服。但兩種方案都沒有被通過。首先就第一種來說,孫中山先生認為,長袍馬褂並不方便於生活,且還廢料子,不夠經濟,最重要的是,革命既然已經成功了,那就完全沒有必要在延續清朝時期的服裝了。

至於第二種,孫中山先生聽後也覺得不妥,隨即說道:“這樣一來,那就無異是抵制國貨了”!因此兩種方案都沒有通過!

那既然兩者都不行,就得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不延續清朝的長袍馬褂,也有中國服飾自己的特點。為此,孫中山先生認為:“禮服在所必更,常服聽民自便。”隨後,孫中山先生希望能設計出一種“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服裝。

深受國人追捧的“中山裝”,竟不是孫中山設計的,而是一個裁縫?

於是孫中山先生便開始下定決心自己設計,最後終於設計出了一套具有漢民族特點的簡便服裝——中山裝!

但是也有人說“中山裝”並不是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而是由上海的亨利西服店的店主,即奉化幫著名的裁縫“王亨利”根據日本鐵路裝的樣式改造而成的!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深受國人追捧的“中山裝”,竟不是孫中山設計的,而是一個裁縫?

這件事還得從清朝末年說起!

話說當時孫中山先生經常下到南陽和日本等地從事革命活動。有一天,他的一位日本朋友送給他一套日本鐵路工人穿的制服,即“鐵路裝”。孫中山先生看這種服裝的樣式,比起清朝的長袍大褂顯得更大方、莊重一些,最重要的是,穿上它以後,行動不受限制,反而很方便。於是,孫中山先生便將其帶回國。

孫中山來到上海之後,便請了上海灘著名的亨利西服店的店主,即我們上文說到的那個“王亨利”按照自己的身材重新做了一套。

日本的“鐵路裝”和現在的“中山裝”樣式是不同的,當時的鐵路裝後被有條縫,且中間剪斷,雖然口袋也有四隻,但口袋上都有一隻袢襉,貼袋的袋蓋也是筆架形的。而王亨利所設計的服裝形式,則包含了革命成功,國家統一的元素,即將服裝的後背改為獨塊,其口袋也做了修改。

深受國人追捧的“中山裝”,竟不是孫中山設計的,而是一個裁縫?

服裝改制而成後,孫中山先生非常滿意,並親自為他題字,送匾以作留念。自此以後,這種樣式的服裝便成為了國人爭相追捧的對象,特別是當時的青年學生,對其更是喜愛有加。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於是就將這種服裝取名為“中山裝”或“中山服”。

不僅如此,在解放後,我國的服裝產業發展迅速,穿中山裝更是成為了那個時代的標誌。甚至一度還被世界各國人民公認為是中國的“國服”。

那麼,“中山裝”為何會受到國人如此追捧呢?看看它的設計過程就知道了!

深受國人追捧的“中山裝”,竟不是孫中山設計的,而是一個裁縫?

關於這個問題,在《漢族民間風俗》中有著明確的記載:中山裝之所以受到國人的歡迎,主要是因為它兼具了中西裝的優點。

首先來說,中山裝在直領上加了一反領,跟穿西服時搭配的襯衣領子差不多,而這樣一來就使得了上衣兼具了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穿起來顯得比較硬挺。此外,中山裝還有四隻對稱的口袋,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特點。

不僅如此,這四隻口袋上還加上了軟蓋,並各縫製有紐扣一枚,既美觀又安全,貴重物品放在裡面,可將紐扣扣上,如此便能防止丟失。

下面的兩隻口袋還採用了縮張自如,且頗具彈性的“琴袋”式樣,可以放置書本或者是筆記本等物。當然,僅從這一點我們便看出了一代偉人好學心切,隨時不忘記讀書,為自己充電的美德。

深受國人追捧的“中山裝”,竟不是孫中山設計的,而是一個裁縫?

值得一提的是,孫中山先生最初在設計上衣的紐扣時,一共設計有七個釦子,後來為了方便起見,便將其改成了五個。而這便是小翻領、四袋、五扣的中山裝上衣。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中山裝”做的一個簡單介紹了。總的來說,雖然關於中山裝的設計存在兩種說法,但這也絲毫不影響它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你們覺得呢?

參考文獻:《漢族民間風俗》、網絡資料等;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