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歷史給南子的評價非常篤定及簡短——“美而淫”。她原本是春秋時期的宋國宗室之女,卻因為政治需要嫁給了老態龍鍾的衛國國君衛靈公。出嫁之後,她不甘寂寞,依舊跟從前的情郎私會,甚至跟衛國寵臣有著不明不白的關係。這樣的作風導致她在約見孔子的時候,為孔子帶去無盡的煩惱。似乎孔子一生的清名,就毀在了“子見南子”這件事上。然而歷史從來都是多面孔的,也許我們看到的一面並不全面,這也是子見南子終成謎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南子其人

南子(?―公元前481年),春秋時期女政治家,河南商丘人。南子本是宋國公主,宋國忌憚衛國勢力,而將南子嫁給了大她三十多歲的衛靈公。 南子在出嫁之前已經跟公子朝有私情,兩人時常幽會,恩愛無比。南子嫁給衛靈公後,二人依舊時常相見。衛靈公對二人之事心知肚明,但出於對南子的寵愛而佯作不知,不久之後,南子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蒯(kuǎi)瞶(guì)。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倘若南子只是對公子朝往情深,那還算是專情之人,但她嫁人衛國後,竟時常限衛靈公寵臣彌子瑕私會。大概衛靈公出於對彌子瑕的寵愛,所以他跟南子私通之事,衛靈公也裝聾作啞。

子見南子

其實,子見南子之所以引人注目,根源在南子的名聲上。倘若南子是位賢德之人,恐怕也不會為孔子招來諸多非議。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孔子見南子,《史記》 上這樣記載: (南子) 使人謂孔子日: ‘四方之君子不尊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帷幄中。孔子人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 (qiú)然。孔子日:‘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居衛月餘,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過市之。孔子曰:‘吾未見過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去衛,過曹。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這段記載的大致意思是南子要見孔子,孔子先是拒絕,最後迫不得已答應,子路知道這件事後十分生氣,認為孔子去見一個名德敗壞的女人,實在不是聖賢人該有的舉動。孔子聽後賭咒說:“我要做了什麼不正當的事情,就讓上天請責我!”後來,孔子看到衛靈公過分貪戀美色,沒有君主的賢德之心,便離開衛國。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後世評說

南子為什麼要見孔子,史書並沒有明確記載。不過個生性放蕩的女子,仰慕一個才識過人的賢人,並要求見面,也不難理解。更何況春秋時期是一個男女觀念十分開放的時期,女人因仰慕男人而主動要求見面並不稀奇。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不管南子見孔子的原因是什麼,“子見南子” 都成了歷代名家爭論的焦點。 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孔子見到南子後都談論了些什麼,只是間接從子路的不愉快上把玩出一些意味。即便孔子不停強調“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可後人還是對這次會面進行了負面解讀。

例如東漢王充就在《論衡》中將子路不愉快的原因定為“孔子淫亂也”。而朱熹也將子路不悅的癥結歸為“子路以夫子見此淫亂之人為辱”。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當然,並不是所有名家都認為孔子見南子充滿了淫逸之惡趣味,東漢桓寬就在《鹽鐵論》中為孔子辯解,說孔子去見南子是因為“憂百姓之禍欲安其危”。

不管後世之人如何看待“子見南子”這件事,都是建立在“南子淫亂”的觀念之上。不論歷史怎麼變遷,南子淫蕩的惡名是始終無法摘去了。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亂世紅顏

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女人, 特別是亂世中的女人,一旦容貌秀麗、受人青睞,多半就會被定為紅顏禍水。這就導致後人在品讀歷史的時候,會造成一個誤區,那就是紅顏和亡國必然是有聯繫的。這種慣性思維直接將所有責任都推在了女人身上,忘記女人其實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忘記她們與權貴的暖昧關係多半含有政治成分,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買賣。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往事

其實南子就是一個典型的政治交易的犧牲品。不管她在宋國的時候名聲如何,她都無法自由決定自己的未來,最後還是像貨物一樣被出售給可以當自己父親的衛靈公。她在衛國雖然有著奢華的生活,卻得不到愛人之愛,只能寄情於荒亂的生活。也許她認為既然已經無法改變這樣的命運,那就必須要在這樣的命運中找點樂趣。當然,歷史始終存在很多盲點,現實中的南子究竟有著怎樣的情懷,今人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亂世紅顏一定也有悲情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