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對“人世間”的復仇,一篇來自著名作家的故事新編

哈哈愛兮愛乎愛乎!

愛青劍兮一個仇人自屠.

夥頤連翩兮多少一夫.

一夫愛青劍兮嗚呼不孤.

頭換頭兮兩個個仇人自屠.

一夫則無兮愛乎嗚呼!

愛乎嗚呼兮嗚呼阿呼,

愛乎嗚呼兮兮嗚呼嗚呼!

《鑄劍》的故事發生於吳越之地——報仇雪恥之鄉,有著臥薪嚐膽的古老復仇故事。《鑄劍》改編自出現在西漢,定型於晉代的干將莫邪的傳說。

“地獄”對“人世間”的復仇,一篇來自著名作家的故事新編

《太平御覽》卷三四三載《列士傳》》:干將莫邪為晉君作劍,三年而成,劍有雌雄,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劍獻君,留其雄者。謂其妻曰:“吾藏劍在南山之陰,北山之陽,松生石上,劍在其中矣。君若覺,殺我。爾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覺,殺干將,妻後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劍,思於屋柱中得之。晉君夢一人,眉廣三寸,辭欲報仇,購求甚急。乃逃朱興山中。遇客欲為之報,乃刎首。將以奉晉君。客令鑊煮之頭三日,三日跳不爛,君往觀之,客以雄劍倚擬君,君頭墮鑊中,客又自刎,三頭悉爛,不可分別,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地獄”對“人世間”的復仇,一篇來自著名作家的故事新編

《孝子傳》:眉間赤名赤鼻,父干將,母莫邪,為晉王作劍。藏雄送雌。母孕尺,父曰:“男當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上石上,劍在其顛。”及產,果男。母以告尺。尺破柱得劍。欲報晉君。客有為報者,將尺首及劍見晉君。君怒,烹之,首不爛,王臨之,客以擬王,王首墮湯中,客因自擬之,三首盡糜,不分,乃為三冢,曰三王冢也。

魯迅先生早年在《古小說鉤沉》和《中國小說史略》中都涉及到這個故事的本事。因此,對於他來說,選擇這樣的題材已經不是偶然的,而是從北京蟄伏期間“抄古書”的時候就積澱起來的動機,在另類歷史資料中發掘反抗的傳統。

“地獄”對“人世間”的復仇,一篇來自著名作家的故事新編

《鑄劍》中主人公眉間尺在出場時懷著對老鼠的憐憫,但是當母親告知了他的天命,他便覺醒了,回憶起自己的來歷,返歸本性,他本來就是來自地獄的復仇之鬼。因為父親鬼魂被大王鎮壓了,無法親自復仇,“第一個用血來飼你父親自己煉成的劍的人,就是他自己—你的父親。還怕他鬼魂作怪,將他的身首分埋在前門和後苑了!”所以,眉間尺生命的意義在他出生前就已經註定了。

魯迅先生對於文中另一個重要角色黑衣人的描寫,也帶有十足的意義。黑衣人的聲音如貓頭鷹,眼光如磷火,他使得眉間尺一見他便“中了魔”,——所有這一切,暗示著黑衣人正是來自地獄的復仇之“魔鬼”,而不是 “人”。他自稱“宴之敖者”,生於“汶汶鄉”,按照前人的考證,“汶汶”語出《楚辭》,“汶汶鄉” 意為“潔白受汙之地”;而“宴之敖者”有被日本女人從家裡逐出之意,—此解釋過於狹隘,“宴” 有“宴安”之意,“敖”為“出走”之意,合在一起,其實是“太平盛世”的背叛者。這兩個字樣都暗指,他是來自“失去的好地獄”的反抗者,—個復 仇的“鬼”。

“地獄”對“人世間”的復仇,一篇來自著名作家的故事新編

故事的高潮,當國王的頭也落在了金鼎之中,眉間尺和國王的頭顱大戰,就是“地獄”之鬼與“人間”之鬼的大戰,黑色人削頭相助,是為了捍衛鬼魂們之地獄法則而戰,正義必須以復仇的形式得到伸張!

故事的最後,“只是百姓已經不看他們,連行列 也擠得亂七八糟,不成樣子了。”它表現的是黑色 人和眉間尺有效地破壞了現實的權力秩序,使得作 為“禮”的祭祀無法完成對既定的權力關係的維護 和再生產。這可以理解為地獄之鬼對人間“反獄” 的勝利。

“地獄”對“人世間”的復仇,一篇來自著名作家的故事新編

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系列小說讓古人說今話,產生了一種荒唐的黑色幽默的效果。魯迅先生一直稱中國沒有幽默,只有滑稽和諷刺,所以他大概也不覺得自己是幽默。除開幽默,我們當然還是可以在字裡行間找到合適的語句,可以用來批判當今社會的現象。數十年的作品,依舊可以批判當今現象,各種意義上,都是那麼的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