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海戰前,北洋水師已經落後於日本海軍,北洋官兵為何渴望開戰

132年前,在山東威海的劉公島畔,鐵艦巍峨,龍旗飄揚。

駐紮在這裡的北洋水師擁有大大小小四五十艘軍艦,戰力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盛極一時。

黃海海戰前,北洋水師已經落後於日本海軍,北洋官兵為何渴望開戰


在甲午海戰前,北洋水師的官兵們對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普遍持樂觀態度,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盼望著戰爭的到來。

按常理來說,戰爭必然會死人。在北洋水師服役的清軍士兵大都只是為了討生活,並非嗜血狂熱的好戰分子,他們為什麼不希望天下太平,反而盼著打仗呢?

在筆者看來,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心態,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掙錢和掙氣。

黃海海戰前,北洋水師已經落後於日本海軍,北洋官兵為何渴望開戰


掙錢

北洋水師建於清朝末年,當時的廣大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對一個底層出身的普通男性來說,能夠到北洋艦隊的軍艦上服役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差事。

北洋水師的軍費雖然動不動就被挪作他用,但給官兵開出的餉銀還是十分豐厚的。根據《北洋海軍官兵回憶輯錄》記載,當時北洋水師一名普通練勇的月薪能達到五六兩白銀,按照當時的購買力,這樣的收入已經足夠讓一個普通家庭維持溫飽,對大多數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普通百姓來說,具有十足的吸引力。

但人啊,總是不會懂得知足,當他每個月掙到了六兩銀子,他就會想去掙七兩、八兩,甚至更多。

要想達成這一目標,為現實的辦法就是升職。如果能當上二等水手,月薪可達八兩;如果能當上一等炮手,月薪可達十八兩。

在和平年代裡,底層官兵要想升職十分困難。可在戰爭時期就不一樣了。一來,隨著戰事的吃緊以及兵員的損耗,補缺晉升的機會增加很多;二來,清政府為了提振水師官兵的士氣,在戰時給出了比平時更為優渥的待遇。

例如在豐島海戰後,作戰有功的水手李仕茂和王國成分別得到賞銀一千兩,幫助兩人輸送彈藥之人共得賞銀一千兩。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高額金錢的誘惑下,北洋水師的官兵們自然對戰爭心嚮往之。

黃海海戰前,北洋水師已經落後於日本海軍,北洋官兵為何渴望開戰


掙氣

在甲午海戰前,清王朝已經經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屈辱歷史。

西方列強只要在東方海岸架起幾尊大炮就能在這片土地上肆意妄為,作為華夏兒女,誰人不捶胸頓足、悲憤不已?

面對和西方國家的巨大實力差距,他們無能為力。可現在就連旁邊的蕞爾小邦日本都欺負過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北洋官兵看來,他們和日軍交戰勝算極大。

這樣的樂觀心態並非盲目自大,而是有著一定原因的。

黃海海戰前,北洋水師已經落後於日本海軍,北洋官兵為何渴望開戰


  • 首先,北洋水師紙面實力強大

當時的北洋水師裡有一句話,叫“七鎮八遠一大康,超勇揚威和操江”,其中“七鎮”是指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鎮海七艘炮艇,“八遠”是指定遠、鎮遠、經遠、來遠、致遠、靖遠、濟遠、平遠八艘大艦。論艦隊規模,北洋水師冠絕亞洲,這點是全世界都公認的。

我們站在後人的角度自然知道當時的北洋水師只不過是虛假的強大。前方官兵紀律鬆懈,後方政敵打擊、文官指責、統治者猜忌,就連海防經費都被挪用,這樣的一支軍隊真實戰力其實是弱於日本艦隊的。

但在當時的北洋水師官兵看來,他們的艦隊不僅裝備精良,擁有定遠、鎮遠兩艘鐵甲戰艦,官兵們的軍事訓練也十分到位,在英國總教習琅威理的精心調教下,他們均在各自的崗位上訓練嫻熟,完全有實力和日本海軍決一死戰。

黃海海戰前,北洋水師已經落後於日本海軍,北洋官兵為何渴望開戰


  • 其次,受到了豐島海戰虛假戰報的影響

發生在光緒二十年的豐島海戰是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戰,此戰本為清軍失利,卻被“濟遠”艦管帶方伯謙混淆黑白,靠著虛報戰果,硬是把一場敗仗吹成了一場大勝。

例如在方伯謙上報的戰報中,提到日艦“提督陣亡”,“吉野”傷重途中沉沒云云,完全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而當日提督丁汝昌竟然信以為真,為之請功。

豐島海戰本就是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發生,在此不利局面下仍能大勝日軍,這給了北洋水師官兵以極大自信。在他們看來日本海軍不過爾爾,一旦開戰,大勝可期。

黃海海戰前,北洋水師已經落後於日本海軍,北洋官兵為何渴望開戰


說到底,北洋水師的官兵不過是清末王朝悲歌裡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罷了。囿於其自身見識和信息獲取渠道的侷限,他們不可能意識到即將到來的黃海海戰將會遭遇怎樣強勁的對手,自然也無法預見他們中的很多人很快就要永遠葬身於黃海海底了。

他們正在方伯謙“赫赫戰功”的刺激下,處於一種對戰爭的極度渴望之中。他們憧憬著能早日痛擊日寇,以便趕緊邀功請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