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蕭紅的作品,可以多角度分析。從作品《呼蘭河傳》產生至今,該寫的,人們早都寫過,研究者的著作,甚至比作品本身還要多出許多倍。但是,這並不影響讀者對作品的喜好,彷彿某種飲食方便的嗜好,喜歡上就欲罷不能。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茅盾評價《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小城的生活或許有一點沉悶,蕭紅用繪畫式的語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現了粗線條的、大紅大綠的帶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滿童趣的影像。

蕭紅的作品是敏感的,這與她本人有著某種精神上的暗合。白朗說,“蕭紅是個神經質的聰明人。”

蕭紅自己說,“我的心就像被浸在毒汁裡那麼黑暗,浸得久了,或者我的心會被淹死的,我知道這是不對,我時時在批判著自己,但這是情感,我批判不了。”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於1940年9月1日起見載於香港的《星島日報》,1940年12月12日,蕭紅於香港完成《呼蘭河傳》書稿創作,12月27日全稿連載完。該作品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話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

所以,閱讀《呼蘭河傳》時,多換幾種視角,多搞幾次假設,也是一種充滿樂趣的事。比如,從作品的民居和飲食特色的描寫變化來分析,就能探尋出作者蕭紅的革命性特徵。

01 蕭紅對於居住環境的描寫,透露著一位萌生革命意志的青春氣息。

呼蘭小城中坐落的蕭紅故居是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東北傳統民居樣式,同時它也結合了四合院的建築特色,而四合院是東北傳統民宅中最具特色的一種。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蕭紅在《呼蘭河傳》中可以說是非常細緻的運用了她家的樣貌,比如其中她寫到“我家住著五間房子,祖母和祖父共住兩間,母親和父親共住兩間。祖母住的是西屋,母親住的是東屋。是五間一排的正方,廚房在中間,一齊是玻璃窗子,青磚牆,瓦房間。祖母的屋子,一個是外間,一個是內間。”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通過蕭紅在《呼蘭河傳》裡的描寫場景,稍作整理,我們便可以清晰地瞭解到蕭紅故居的格局。蕭紅故居整體上有東、西兩個院落,東院由東廂房、西廂房、五間正房組成,其中的五間正房是由一箇中屋和四個小屋構成的,其中將中屋作為中心基點,四間小屋分別東西對稱分佈。西院是對外出租的院落,是四合形式的院落住宅,而西院的後面便是蕭紅筆下的一塊聖地一一後花園。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值得一提的是,蕭紅的這片後花園佔地約有兩千多平米,單從後花園的面積來看,蕭紅家的富庶程度也可見一斑。

同時在蕭紅家的四合院中,許多的建屋習慣是沿襲了滿族習俗的。往昔,滿族建房有“以西為貴”的說法,落成的正房,以西屋為大,稱為上屋,蕭紅曾提到過“祖母住的是西屋”,我們也不難看出,祖母在蕭紅家應該是最被家人敬重的一位長者了。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蕭紅兒時的這座大四合院,是蕭紅對這個世界的初始情景和終身記憶,那個時代許多文化癥結都濃縮在她獨特的家庭環境裡。對於蕭紅筆下民居的探究也都成為我們真正瞭解蕭紅這位帶著濃厚啟蒙思想的革命戰士的另一個著眼點和解讀途徑。

02 描寫飲食地域性特點,其實更多的是在傳承地理環境、社會歷史背景和經濟文化特徵。

飲食的地域性特點是不言而喻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歷史背景、經濟文化條件都會對飲食習慣產生方方面面的影響。

蕭紅依然難以忘懷兒時祖父給他用黃泥裹著燒熟的小豬和鴨子,“真香,我從來沒有吃過那麼香的東西,從來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東西。”還有馮歪嘴子的秋天做的美味的黏糕,這是蕭紅全家都喜愛的美味。更有豆腐、麻花、涼粉的沿街叫賣聲,都誘惑著人們的味覺,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同時蕭紅還寫到了這樣一個畫面:玉阿嫂這位勤勞且又任勞任怨的女人,她的手像紡車一樣為地主家串茄子,而當茄子曬好之後全部被送到了地主家備冬糧的倉庫,玉阿嫂到冬天只吃著地主用以餵豬的爛土豆;黃良子照顧著主人家的胖孩子,天天心疼著自己的瘦孩子,像做賊一樣偷偷向橋對面扔過去主人剩下的吃食,當兩個孩子一起的時候,瘦孩子唆著胖孩子吃杏扔掉的杏核;金枝媽媽心疼女兒,可當女兒敗壞了菜棵,母親就瞬間像母老虎一樣捕住了自己的女兒,打的金枝鼻子立刻流血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這裡的人們對食物似乎從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只要是吃的東西,基本都能夠嚥下去;但是,在某些時候,對食物卻持有幾近嚴苟的態度。窮與福、香與臭、飢與飽,這天然的一組組矛盾在這裡既彆扭,又共生。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蕭紅憑著對這片黑土地上人們的稔熟,自然落筆,詳盡記載了他們的飲食習俗和狀態,向我們展示出了一種最真實的飲食狀態:

“大地一到了嚴寒的季節,一切都變了樣,天空是灰色的,好像颳了大風之後,呈著一種混混沌沌的氣象,而整天飛著清雪。人們走起路來是快的,嘴裡邊的呼吸,一遇到了嚴寒好像冒著煙似的。”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氣候的惡劣,農作物成活率不高,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之下的人們,從飲食住房到日常的生活習慣,都具有典型的東北特點。

“晚飯時節,吃了小蔥蘸大醬就已經很可口了,若外加上一塊豆腐,那真是錦上添花,一定要多浪費兩碗苞米大豆粥的。”小蔥蘸著大醬,苞米豆粥這都是東北最典型、最樸實的飲食習慣。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而這種純粹的“靠天吃飯”中究竟有多少無奈恐怕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感觸和衡量。

蕭紅從以前富庶的東北傳統家庭到革命時期的青年勇士,不論是居住環境還是飲食習性都在其作品中深深地體現了出來。

03 從民居和飲食特色變遷的剖析深層原因,可以隱隱感知蕭紅已經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啟蒙。

在蕭紅所生活的社會背景之下,對於絕大部分出身貧寒的下層勞動人民能有一個落腳之地便稱之為家了,條件好一些的人家也不過蓋一間或者幾間供人居住的正房,但蕭紅的家不僅有正房還有廂房以及一些功能性的房間,足以看出,蕭紅家庭的富足。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只不過蕭紅很早就與這個本來安逸的家之間有著一種格格不入的微妙關係。在她的眼中,同一個屋簷之下有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片天地——“東院”和“西院”。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東院”和“西院”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東院”的安靜反襯了“西院”的熱鬧,“東院”的精緻突出了 “西院”的破敗,

蕭紅的用意也不言而喻,破敗的草屋裡的人用心生活並付出了幾乎全部精力與體力卻不過依然艱難困苦,他們僅僅因為一些額外的草房屋頂上的蘑菇就會感到無比欣喜甚至是驕傲,這樣的熱鬧與歡樂是讓人感到心痛的。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蕭紅以五四以來“人的精神”洞察到下層人民的不幸,替他們發聲,更表現出她一直不變的民間關照。也正是由於這種精神使得蕭紅對民居環境描寫的變化進入了一個實質性過程。

《呼蘭河傳》:透過歷史迷霧,從民居和飲食變遷看蕭紅革命性特徵

蕭紅也向人們指明瞭改變命運的方法,要想衝破這種種禁錮,就要勇敢反抗和革命,哪怕有犧牲也是充滿希望的,而這也是其對於飲食描寫變遷的重要基礎。

結語:在蕭紅和她故鄉人民腳下的這片土壤上,剝削者的剝削是極為殘忍的,下層勞動人民只能維繫最基本的生存,甚至有時生存都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蕭紅巧妙的從民居和飲食等細節上為我們揭示出了一個深刻的社會現象,下層勞動者無論如何任勞任怨、全心全力的勞動也改變不了這種被剝削的命運,而唯一的途徑,就是積極投身革命。而這,正是蕭紅的革命擔當。


姑且慕容,在文字的海洋中摸索著前進文學新人,我手記我心,不問前程。喜歡,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