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已成為全球的“價值窪地”

這兩天沒空寫文章,因為忙於交易,主要是為前期石油戰收尾,魚身魚尾什麼的都沒有關係,儘量不要賺最後一個銅板。

李嘉誠曾經說過,如果他看到街上有一塊錢,而他必定會去撿起來,因為這是上帝的恩賜,絕不可辜負。

石油戰的結局差不多就是那種上帝的恩賜,如果這麼確定性高的錢都不去撿的話,真的會辜負這個時代。

市場上充斥了太多平庸的交易員,微博上則充斥了更多平庸的股評家。不管他們陳述的數據和資料有多麼充足,他們就是不敢下明確的結論,他們喜歡用模稜兩可來隱藏自己的無能。以前我看電視的股評節目,最討厭的就是看到股評家們說“高拋低吸”這四個字,這難道不是一句廢話嗎?什麼是高,什麼是低,什麼時候該拋,什麼時候該吸?他們甚至不敢明確說出應該“買”還是“賣”,或許他們只是通過考試獲得了股票分析師的資格,混口飯吃,僅此而已。


港股已成為全球的“價值窪地”

我雖然也會經常錯,但是至少會明確給出決斷的思路,絕對不會模稜兩可。

今年許多地方的股市都跌出了投資者的想象空間,港股三個月內最大跌幅已經接近30%。現在香港股市更是已經便宜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成分股的平均市淨率下降到0.92倍,已打平過去十年的最低估值。

在包括A股、黃金 港股指數各行業資產項目裡,香港市場股票指數是最便宜的之一。股息分紅率依然有4.4%左右,大概是過去40年曆史均值的1.3倍。不論從PE、PB還是股息率中哪一個指標來看,香港市場的估值都顯著低於內地、美國、歐洲和亞洲市場。

港股已成為全球的“價值窪地”

從縱向來看,港股估值目前已經跌至歷史相對較低區間(恆指PE:8.42,歷史百分位4.97%)。

港股為什麼會被如此低估?

同樣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紐約、倫敦、多倫多等市場的構成,基本由完全西方的投資者、完全西方經濟體制下的企業所構成。而中國內地的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場,則是標準的中國本地市場,國際投資者則要大費周章。

從東西方的角度來說,香港市場則是一個多方角逐的市場。

在這個市場裡,公司公告由中英兩種文字發佈,上市公司來自全球各地,投資者也有的來自於中國內地,信奉東方式的商業智慧,有的來自西方市場,信奉西方經典的市場邏輯。

港股已成為全球的“價值窪地”

港股交易量中,由海外投資者、本地投資者、做市商交易三部分佔市場交易量的比例分別是41.15%、29.97%、28.88%。當前在港股市場佔相對主導地位的海外投資者,其中有23.23%來自美國,27.36%來自歐洲,28.32%來自中國大陸,13.46%來自亞洲其他地區,剩下的7.63%來自其他地區。在香港市場,沒有任何一股交易力量可以佔到主導地位。

港股已成為全球的“價值窪地”

港股已成為全球的“價值窪地”

港股市場的困境很多類似於中西方文化差異。中國內地投資者只熟悉中國大陸的公司,但是對另一部分公司卻缺乏瞭解。同時,他們對海外市場脈搏的把握程度,也不如對內地市場來得熟悉。而西方投資者一年也只來中國大陸調研兩三次,對業務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往往只能通過看報表來了解,而對於其他宏觀形勢、社會動態則缺乏切身的體會。

這種情況就造成了,歐美跌香港跌,內地跌香港也跌,大家在購買香港市場的股票時,都會比較謹慎。

港股已成為全球的“價值窪地”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斷髮酵的情況下,儘管中國已經以堅定的覺醒,比世人預想的快得多的控制住了國內的疫情,但是香港市場的股票價格,卻由於受到海外資本市場的影響,因而展現出了和歐洲、美洲市場節奏相似的下跌。當然,由於香港市場畢竟是一箇中西交融的市場,因此港股的跌幅,也就遠比純粹的歐美市場跌幅小。

儘管絕大多數的內地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熱情還非常有限,但是香港市場在近一兩年以來的低估值狀態卻吸引了內地價值投資者的目光。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內地市場一些著名的價值投資者的持倉就不難發現,相對於一般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普遍迴避態度,內地市場的價值投資者們,多半已經開始佈局香港市場。

港股已成為全球的“價值窪地”

但是香港市場有一些坑是內地投資者沒見過的。我投資港股十五年了,期間見過了太多的深坑。

港股已成為全球的“價值窪地”

比如其特有的“仙股”,往往會害死很多信仰低價的新手。

還有個大坑叫“私有化”,阿里巴巴都用過,坑害了大批投資者。

不同於內地的上市公司往往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上市地位,香港的上市公司大股東經常會進行私有化,使得公司從交易所退市。這種私有化現象,尤其經常發生在股價大幅下跌、上市公司價值凸顯以後。這就導致試圖利用價格從暴跌到暴漲循環的投資者,面臨“暴跌以後公司被私有化,因此無法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等到暴漲的那一天”的困境。

因此投資港股,一定要選擇好投資標的,仙股不能碰,老千股不能碰,流動性差的不能碰。

畢竟,港股是國內投資者可以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直接購買的投資品種,可以提供另一種投資選擇。

至少至少,我們已經可以買到騰訊、阿里、小米、美團這樣的優質互聯網股票了,A股的暴風集團再也不能代表互聯網板塊了。

接下來,如果中概股啟動回港步伐的話,我們很快就可以直接在內地買到百度、網易、愛奇藝、攜程

甚至B站的股票,在香港第一代富豪謝幕的時代關口,我相信這就是港股未來存在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